云姓为中文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名列第41位。起源之一:出自于缙云氏,是黄帝时夏官之后,以官名为姓氏。历史人物有隋朝大将云定兴。汉化改姓的如中国蒙古族政治人物云泽(乌兰夫)、内蒙古自治区前主席云布龙等等。

中文名

云姓

主要郡望

琅琊郡等

主要堂号

琅琊堂等

读音

yún xìnɡ

排名

第41位

简介

云姓是一个中国人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名第41位。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如前一百大姓。

起源

第一个渊源

源于妘姓,出自黄帝的子孙颛顼的后代,属于以先祖名号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颛顼后裔有祝融,是云氏的始祖。祝融在帝喾时为火正,就是管理用火的官员,被后世尊为神。祝融之后受封于郓罗地,号为妘子,其后裔子孙遂为妘氏,后省去女旁而为云氏,形成云氏,世代相传至今。[1] 祝融的支庶后裔子孙被封于鄠国(今湖北安陆,一说在湖北郧县),春秋时期为楚国所灭。国民子孙以国名为氏,后简去邑旁成为云氏,世代相传至今,简化为云氏史称云氏正宗。云氏族人大多尊奉祝融为得姓始祖。

第二个渊源

源于缙云氏,出自黄帝时期夏官之后,属于以官职名为氏。

第三个渊源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代北鲜卑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四个渊源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明时期蒙古诸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五个渊源

源于达斡尔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额苏哩部,属于以先祖母爵号为。

第六个渊源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达斡尔族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第七个渊源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得姓始祖

祝融、额苏哩·云岱、武佳氏。

各支始祖

云海:宋朝时代一世祖。云氏宗族缘于隋唐两朝,无谱可稽,自从宋朝时代,云海随祖世居陕西省巩昌府陇西县之琅琊郡,为宋初进士,官掌总管,逝世原籍、坟葬广东省文昌县紫贝岭,祖婆苟氏墓葬广东省琼山县丰盈市长流乡田甲村之后。

云从龙:元朝时代二世祖。字无心,别号维山,宋末进士,堪称同朝父子登科,前后辉映。云 锭、云 铉、云 监、云 锴:明朝时期三世祖。元朝末年金祖兄弟四人,因朝廷败北,分道逃亡。云鉴、云锴,三四兄弟返归陕西原籍,云鉴奔走广东省顺德县八区罗亨村,次弟云铉字紫金为元朝钦州万安知军,钦授钦廉两州安察使,率继曾祖婆苟氏及祖婆雷氏渡海南迁琼州文昌县东海角宝芳市定居。云铉三世祖生五子现分为长次三四房,当时先祖财富稍裕,且见识超人,乃将部分子孙移迁分居文昌县属各地区。继祖字宗德长房住头苑市横山村、田边村、头苑下村、及潭市等村。振祖幼年逝世。传祖字宗亮次房由头苑移住锦山市、罗豆市、凤尾市、昌理村、老村、湖淡村、茂山村、大堆等村。嗣祖字宗义三房迁居翁田市众户村、抱罗市石盘村、白延市朝奎村、岭上园村等十八乡村。(嗣祖祠建在众户村)。成祖字宗美四房住宝芳市、翁田市、田尾市、新村、莲花心、抱色村、西坡山、大后那、二后那、山头坑、坑尾村、南中村、大江村、曾山道、山内夹、大山道、马当关、南排村。朝窿祖由新村移居头苑市、头苑上下村。成祖(四世)祖祠堂在新村高亮,每年正月十二拜祭。四至十世祖祠堂及祖墓均在新村。明朝时代本族乃属败朝之贵族,为恐查究陷害,当代子孙均遵照先祖遗嘱,在家耕读,保存书馨门第历百余年,均不参加科举,直至明朝尾年才有文化府会应试,其中举人贡生者十余人,在二世祖墓道石碑林中有详细记载。

迁徙分布

云姓在大陆与台湾均未列如前一百大姓。云姓起源于妘姓,后来又去“女”为“云”姓。发展与演变:春秋时有诸侯国郧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后代子孙以国名为姓,共分出四个姓,“云”,“郧”,“芸”和“员”。另一支云姓起源于南北朝民族大融合时期,当时,有鲜卑族代北牒云氏族,随北魏孝文帝南迁,定居洛阳,后代改姓“云”姓。有关云姓的来源,跟人类所赖以结束野蛮生活的火,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据《路史》载:“颛顼后妘姓之分有云氏。”至于《姓氏考略》上所指的那位云姓始祖缙云氏,据考证则是比祝融更早的黄帝时之人,也是以官为氏。缙云,是黄帝时的一种官名,黄帝以云名官,分别管理一年四季之事,其中夏官的官名就叫做缙云氏。当时掌管夏令事宜的缙云氏,究竟是什么人尚未知其详,但是他的后代却纷纷以缙云两个字为自己家族的姓氏,传到后来,再省略为一个云字,使得中国在5000年来,一直都有这个姓氏。

云姓后来迁往琅琊郡,并逐步发展成为当地望族。据《姓氏考略》记载:“缙云氏之后,望出琅琊(秦始皇置郡。相当于今天山东省东南部谙城、临沂、胶南一带),河南(汉高帝时置郡。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一带)。”今苗族、彝族、土家族、傣族、水族、裕固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云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云氏,世代相传至今。

郡望堂号

郡望

琅琊郡:亦称琅琊国、琅岈郡、琅玡郡。春秋时期的齐国有琅琊邑,在今山东胶南县琅琊台西北,有越王勾践迁都至此之说。秦朝统一六国后,在境内设琅琊郡,并附置琅琊县,治所均在琅琊,郡境为山东半岛东南部。西汉时期治东武,并增琅琊国、柜县和祝兹侯国治于境内,下辖五十一县,包括今山东半岛东南部的海阳、即墨、崂山、胶县、胶南、沂水、营南、日照、五莲、赣榆及青岛等地。东汉朝时期琅琊国改治到开阳。晋朝时期改置为琅琊省。北魏时期治即丘。隋朝时期又复置琅琊县。唐朝时期又裁废,境地归胶州、诸城,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东南部诸城、临沂、胶南一带。唐朝乾元初年曾废黜,后有沂州琅琊郡。从魏、晋朝时期琅琊国起,琅琊台及秦朝琅琊郡治均不属琅琊郡。另一处琅琊郡在今江苏南京一带,此后废置千余年。

河南郡:秦朝时期名为三川郡。西汉高宗二年丙申改为河南郡,治所在雒阳,其时辖地在今河南黄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双洎河、贾鲁河上游地区及黄河北部原阳县一带地区,辖二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河南省孟津、偃师、巩义、荥阳、原阳、中牟、郑州、新郑、新密、临汝、汝阳、伊川、洛阳等县市。东汉时期既都洛阳,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长吏不称太守而称尹。隋朝初年被废黜,后又复为豫州河南郡。唐朝时期为洛州河南府,其辖境都远小于汉朝时期的河南郡。元朝时期为河南路,明、清两朝时期均为河南府。民国时期建为河南省。 

堂号

琅琊堂:以望立堂。

河南堂:以望立堂。

家谱文献

云氏七修族谱,著者待考,初修于明永乐乙酉年,清光绪甲午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海南省文昌县云氏会馆。海南云氏族谱,(现代)海南云氏会馆编修,2006年计算机激光照排胶印本。公开出版发行。

字辈排行

江苏泗阳云氏字辈:“玉世朝龙立志安”。

江苏徐州云氏字辈:“守鲜传后……”

广东顺德云氏字辈:“水从金祖汉子山雨日呈人名腾朝士志在于崇茂逢昌大惟天永同泰运方启道学斯显瑞兆文明英才盛集笃庆济美荣家光国”。

陕西安康旬阳、湖北郧阳云氏字辈:“启兴国正法堂”。

吉林长春、吉林云氏一支字辈:“来自万恩兆德维庆宪祥连奎兴立泰永世尚荣昌”。

新加坡、泰国曼谷云氏字辈:“齐春荣家……” 

楹联典故

四言通用联

源自妘氏;望出琅琊:此联典出云氏的源流和郡望。

系承缙云;望出琅琊:同上。

许州世泽;良吏家声:全联典出宋朝时期的云景龙,许州人,知慧州,兴学劝农,谨身节用,去官时,饯行者为之涕流。

慧州治政;少府制杖:上联典出宋朝时期的云景龙。下联典出隋云定兴,善制兵杖,擢少府丞。

裴航遇艳;罗隐赠诗:上联典出唐朝时期的裴航过蓝桥驿,与持浆女云英升仙而去。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歌妓云英,罗隐尝赠诗云:“钟陵一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五言通用联

收师伸大义;弄笛有新声:上联典出西汉末期的武陵人云敞,仗义尚仁,官至大司徙掾,其师吴章夜以血涂王莽之门,事发被斩,云敞冒死收师尸,世论其贤,擢官中郎谏大夫。下联典出唐文宗时教坊副使云朝霞,善吹笛,新声变律,深惬上旨,官至司马。

七言通用联

兴学念慈州之政;制器推少府之良:上联典出宋朝时期的许州人云景龙,字良遇,乾道年间任慈州知州,为政严明,兴学校,劝农桑,谨身节用,又不为权要所屈。离职时,饯行者为之流泪。下联典出隋朝时期的云定兴,善于制兵器,官至左屯卫大将军。

良遇蒞政持严明;从龙抚绶有功勋:上联典出宋朝时期的慈州云景龙,字良遇,许州人。蒞政严明,幽枉必达,兴学劝农,谨身节用,强梗肃然,不为权要所屈。下联典出元朝时期的进士云从龙,文昌人。为行省参政,抚绶有功,兵民悦服。雨后春笋发展快;云中皎月走向高:此联为鹤顶格嵌姓氏,云氏繁的体字“雲”字的析字联。

八言以上通用联

仙窟求浆,裴航遇艳;钟陵忆别,罗隐成诗:上联典出唐朝长庆年间秀才裴航遇云英事。裴航在襄汉遇到云翘樊夫人,赠诗一首,夫人答诗:“一饮琼浆百感生,玄霜捣尽见云英。蓝桥便是神仙路,何用崎岖上玉京?”后来,裴航路过蓝桥驿,因口渴向一老妇求浆,老妇喊:“云英,为客人取浆。”裴航见云英姿容绝世,便要娶她。老妇说:“昨天有神人给一份药,须用玉杵捣。要娶云英,必拿玉杵作聘礼。”裴航求得玉杵臼,又为老妇捣了一百天药,这才娶了云英,成仙而去。下联典出唐朝时期的钟陵妓女云英,罗隐诗有句:“钟陵一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燕翼诒谋,光分星岛;虎符秉节,瑞集云山:此联为云氏宗祠联。

文行兼优,寮宷交疏推荐;强梗悉静,旄倪祖道兴悲:上联典出唐朝时期的学者云逢吉的事典。宷:读审。下联典出宋朝时期的慈州知州云景龙“强梗肃然,不为权要所屈”。 

器杖精严,冀图隋而兴霸;英标贞烈,抗封事以全师:上联典指唐朝时期的云定兴。下联典指云氏。

古代名人

1、云定兴 隋废太子杨勇妾侍云昭训之父。因纵勇为非,坐罪夺官,与妻子俱没为官奴。 2、云景龙 乾道中知慈州、莅政严明,幽枉必达;兴学劝农,谨身节用;强梗肃然,而又不为权势所屈;人心顺服,社会安定;后去官,祖饯者为之流泪。[2] 3、云海 宋末进士,任陕西路总管,抚绥有方,兵民悦服。宋亡,不仕。 4、云肇基 宋末进士,于元朝至元十五年为当朝征台,授予宣武将军(正三品),湖广邕州安抚使,至元十七年奉旨任琼州安抚使,入琼抚黎。

近现代名人

云凤若:海南文昌人。著名海南乡贤。

云倬章:(公元1892~1953年),原名茂盂,字倬章;海南文昌罗豆乡青云村人。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抗战胜利后在家乡附近小学任教。

云于熙:字时纯;海南岛文昌人。著名清末学者。著有《心性图》。

云瀛桥:(公元1880~1940年),派名逢畅,字瀛桥,号日东;海南文昌公坡镇石盘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云振飞:(公元?~1912年),广东文昌人(今海南文昌),著名民主革命先驱。

云振中:(公元1886~1969年),派名茂材,字笃生;海南文昌头苑镇头苑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云大选:(公元1887~1983年),字子青;海南文昌头苑镇头苑人。著名中国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云泽:(公元1906~1988年),蒙古族,曾用名云时雨,后改名乌兰夫;内蒙古土默特左旗人。著名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上将,无产阶级革命家,国务院副总理,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云丽人:乌兰夫的妻子。(公元1922~1995年),蒙古族;内蒙古上默特旗人。

泰国云姓名列

云崇对:清末旅泰企业家和杰出侨领。对泰国政治、经济、外交、华侨社团作出了巨大贡献。

云茂修:著名的企业家、旅泰杰出爱国侨领。

云茂保:是泰国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他曾两度出任内阁外交部长和财政部长。

云茂杰:曾任泰国外交部常务次长,并受封为“銮西提沙炎干”(子爵)。

云逢松:云茂修三子,是“云氏家族”第三代中的代表人物,泰国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银行家。

云鉴修:泰国华侨。著名泰国企业家和杰出华侨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