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
生物学
生物病毒

病毒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病毒算是生物吗,有生命吗?

关注者
354
被浏览
412,960

45 个回答

【2020年4月15日更新】

这个七年前回答过的话题,可能是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最近收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与鼓励。总觉得有必要写一些更新才对得起大家的支持。;-)

重读之前上本科时候写的一些观点和看法,还真的是一种很有意思的体验。

首先【声明】,我现在的博士专业是植物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我的研究课题是氨基酸代谢与线粒体功能,并不是病毒方向。因此,关于病毒方面我的知识面也有不足,我的观点来自于自己学习、掌握的一些关于病毒的基本知识。希望大家在看我的回答的时候,带着批判的态度,带上自己的思考。如果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的话,可以多看看相关方面的资料。

关于病毒的生物学概念和相关科学知识,大家可以参见维基百科的以下两个词条。

关于存在的意义,7年前我的回答已经很能代表我的观点。但我想要补充的是,自然科学是对自然界的观察与认识。科学家们是在自然界当中发现了病毒这种存在形式,进而开始对它进行研究。所以,病毒并不像一台电脑或一双筷子这样的人造物,它不是被人工设计出来的。关于病毒的起源也有很多假说,在此不多赘述(感兴趣的朋友请看第一个维基百科词条)。

病毒的发现得益于19世纪微生物学的发展。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比细菌还小的微生物,后来经过鉴定,将它称之为病毒。

1884年法国 微生物学家 查理斯·尚柏朗发明了一种过滤器(现称作 尚柏朗过滤器或尚柏朗-巴斯德过滤器),它的孔径比细菌还小。他想用这种过滤器过滤含有细菌的溶液,以完全去除里面的细菌 [2]。1890年代初,俄国 生物学家 德米特里·伊凡诺夫斯基在研究现在我们所说的 烟草花叶病毒时就用到了这种过滤器。当时,他从染病的 烟草植株那里剪取了一些烟草叶并将它们碾碎。随后,他发现,这些碎叶的提取液在通过尚柏朗过滤器后仍然具有感染性。

细胞的结构与主要功能

在对病毒进一步介绍之前,就不得不先简要概述一下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已经了解的同学可以自行跳过这一部分。

图1. 细胞结构模式图(来自网络)

这张图(图1)我相信很多朋友都在高中课本上见到过,虽然只是一个示意图,但可以方便大家了解一些基本的概念。无论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一个细胞最主要的结构特点有以下几点:

  1. 细胞膜:其上有很多蛋白质受体,是细胞的内外物质进出的大门
  2. 线粒体:氧化磷酸化(有氧呼吸)的场所,为细胞的活动提供能量
  3. 细胞核:遗传物质的储存与表达场所,负责DNA的转录(根据DNA上的信息合成mRNA)
  4. 核糖体:蛋白质翻译(根据mRNA上的信息合成蛋白质)
  5. 内质网:对蛋白质进行正确的加工与折叠
  6. 高尔基体:运输经过加工好的蛋白质分泌和运输的细胞器
图2. 不同细胞器的电子显微镜照片(来自网络)

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细胞器的内部结构(图2) [1]。图2当中的细胞器结构,更加接近细胞里的真实情况。

划重点

总的来说,细胞要正常的生活就离不开各个细胞器的通力配合。

细胞膜是细胞的戍边官兵,负责敌我的识别。细胞核是细胞里的司令部,负责遗传信息的储存与表达调控,来总体指挥细胞生活的方方面面,细胞各个部分发现什么问题也会反馈给细胞核来统一规划。蛋白质相当于细胞里的工人,很多活都需要蛋白质来干。DNA和mRNA是蛋白质合成的蓝图,来决定它将来“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蛋白质。当mRNA从细胞核出来以后,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这时的蛋白质被称之为肽链,因为它还很稚嫩(核糖体就像幼儿园一样)。接下来,被翻译好的肽链被送进内质网进行进一步的折叠与加工,让它具有完整的功能(内质网就像大中小学校一样)。此后,蛋白质就独立成人,可以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了。有的蛋白质就在细胞里发光发热(被分配到细胞的各个细胞器去工作),有的蛋白质还要远行,就跑到高尔基体(就像机场),然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而线粒体则是细胞的能量工厂,负责利用细胞吸收来的各自物质合成能量,并提供给有需要的地方。

有了以上对细胞功能的认识,我们再谈病毒,就会更容易理解很多。

病毒的生活周期

在我看来,病毒可以理解为一种特化的生活方式(图3),就像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一样。每种生物类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与生命周期,也与其他生物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关系。

图3. 丙型肝炎病毒(HCV)的生命周期(来自网络)

以丙型肝炎病毒(HCV)为例(因为我在网上没有找到其他更好的图),病毒侵染细胞主要分以下几个步骤:

  1. 病毒结合细胞表面受体并进入细胞(欺骗细胞它是自己人
  2. 病毒脱去蛋白质外壳,释放自己的遗传物质(核酸,DNA或RNA)
  3. 病毒遗传物质指挥细胞的翻译系统(核糖体与内质网)翻译表达病毒自己的蛋白质,只有这样病毒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复制自己)
  4. 子代病毒的合成与组装
  5. 借助宿主细胞的高尔基体释放分泌子代病毒

这也就是为什么,病毒必须依赖侵染细胞才能完成自我复制,因为这整个过程都依赖于宿主细胞的帮助。

所以,病毒更像是潜伏在细胞里的间谍,借助细胞已有的能量与系统来实现自我繁殖的目的,不管宿主细胞的死活。它却省去了平时建设细胞与维护细胞功能的繁杂工作,平时跟死的没两样,只要遇到可以侵染的细胞,就立马作威作福起来了。

理论上讲,只要这个细胞上有病毒能够识别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病毒就能够入侵该细胞。这个细胞可以是人体上千千万万个细胞当中的任意一个细胞。

看到这,你再想想,病毒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病毒算生命吗?

你品,你细品!



【以下为2013年的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嘛,我之前也思考过。
尤其是在大学学到进化和微生物学的相关章节的时候。
关于第一个问题,【病毒存在的意义】。
意义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性的概念,我们必须给定一个【环境】或者【前提】,才能谈意义。如果楼主只是这么空泛的说一个意义,那么,就如谭先生评论的,他的存在本身就有意义。
我试着选几个角度,来谈谈病毒存在的意义。

1.进化角度
病毒的存在,是沟通无机环境与生命有机体的一个【界限/gap】
病毒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质、核酸。
针对病毒的研究,或许可以揭示生命的起源以及阐述核酸与蛋白这二者关系。
从这个方面,我们可以把病毒的存在理解为漫漫生物进化路上,特立独行的一支。

2.生态角度
病毒一般都是寄生生活的,它们并不能独立生活。
由病毒我们可以想象出一系列寄生生活的生物,它们涵盖了广泛的生物类群。
如植物中的菟丝子,动物中的例子就不胜枚举了。
寄生代表的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生态位】。
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我们这个庞杂的人类社会中,总会有一批人,是靠剥削别人过日子的。它们并不自己创造价值,而是依赖于别人过活。
从目前的角度来看,这种营生手段,虽然不能让你富甲一方,但温饱总是能解决的。
病毒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经济型生存的代表。以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回报。
归根到底还是为了生存。

3.致病性角度
通过病毒这个名字,我们不难看出它显著的特性就是它的致病性。
这个呢,我感觉它在生态系统中起到【负调控】作用,以刺激其他物种的进化。
正是由于多遗传变化性的病毒的存在,才促使着整个生物圈内的物种朝向一个更加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

【病毒是生物吗?有生命吗?】
这其实关键在于两个概念。
包括生物学在内的所有人类学科,都是通过引入【专业术语】或【概念】来起到简练传递信息、沟通交流的作用。
e.g.如果我说【水】这个概念,就不必跟你讲他的化学式是H2O,也不必告诉你它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也不必拿出一盆水过来比划比划。瞧,这就是【概念】的作用。是为了让我们简略地表达和沟通。

【生物】和【生命】这两个词也同样只是一个概念。
显然,【生物】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命】的概念的基础之上的。

【生命】

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个体的更替中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会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在没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不会表现生命现象,所以病毒是介于生命与无生命物质之间的一种奇妙的生物。 via.百度百科: 生命_百度百科


其实从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角度来看,上面这个概念显然已经不能适应迅猛发展的生物学了。
举个例子,【植物】曾被定义为不能运动的、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植物也是在运动的。如向日葵的花盘跟随太阳的运动,植物根茎叶等器官的生长,根的向重力性……

生长与变化可以说是生命的本质内容。
从这一角度来看,病毒当然是有生命的。

生物学内的【专有名词】和【概念】系统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讲,显得十分的不精准。比如上面的【生命】的概念,很显然他是需要通过大段的描述才能阐述清楚的。

对于某一概念的认识、发展和推翻的过程,正是科学前进的过程。

参考

  1. ^ https://www.tes.com/lessons/F8tVRV853ocriQ/topic-1-1-and-1-2-cell-theory-and-ultrastructure
编辑于 2020-04-16 18:51

谢邀

虽然我是做病毒的没错,但这题真没法答啊T^T

某一种生物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就一定要给它的存在找个意义?

它存在就是存在,它存在的目的不是让你觉得有意义。

人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为了让地球更美好更牛逼么?地球又没意识才懒得管你。

一定要说的话,生物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存在,干,这话说出来我自己都没看懂。

病毒算不算生命?这个问题一直是个争议的问题,但我认为这是个闲得蛋疼的没有价值的问题。我们太想一句话一句话定义完所有的事情,就像我们小时候总想搞清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但很可惜人性是复杂的。那么进化了数亿年的自然界显然就是个比人性更加复杂的存在。因此,想要准确地画一个界限分明的圈,圈里就是生物圈外就是非生物是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的。我们只需要知道,这东西和我们经典定义里已知的东西有什么共性,因而我们可以用哪些手段去研究它,就足够了。以我浅薄的知识,我不认为精确界定出病毒到底是不是生物会对病毒研究或者其他什么生物研究产生什么巨大的推动。

因此,病毒是一种与经典定义中生物有一定共性,依赖细胞生物的存在而存在的玩意,至于一定要抠定义说它到底是不是属于生物,这个问题没有实际意义。

编辑于 2013-10-19 14:44

谢邀!我刚刚学生物那会,对病毒是不合适生命体也纠结了很长时间。最后发现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关于生命与非生命的具体界限是什么的问题。笼统的来讲,病毒可以归为生命体,因为它可以自我复制。目前一般的教科书也都把它归为简单的生命体。也许随着理论的发展,会对生命体做更精确的定义,到时病毒能否划归生命体,也会有个定论。

发布于 2013-04-12 00:44

病毒和其他所有存在者包括人类在内,它们存在的意义都在于同化,在这个问题的情境下也就是把其他东西变得和自己一样(复制自己)。

所谓病毒是不是生命,或者朊病毒是不是生命,这只不过是一个定义的问题,尤其是对于“生命”这种最直观却又最深奥的一种存在,想要追求其终极定义、或者找到生命与非生命的绝对分界线其实是一件困难而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事情。我在下面这篇专栏文章《

三境界

》中有一条就提到词汇定义的问题:

Level 1:用词不准,语义混淆。

Level 2:追求定义。

Level 3:意识到定义的局限性,超越定义,并达成更高级别的用语精准。



简单说来病毒就是一段自我复制遗传信息,一般是由蛋白质所包裹的一串RNA,它会向一根针头一样扎进宿主细胞里,然后借用宿主的生物材料和能源进行自我复制。虽然看似与动植物有所区别,但是谁又说动植物不是借用地球上的材料和能源进行自我复制呢?我们也没有亲自创造出什么能源来呀,我们和病毒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呢?


当然了,我们可以再上一个层次考虑这个问题:虽说不上本质的区别,但是人和病毒还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人类的创造力和强大的同化力是病毒所无法比拟的——当然我们也没有能力彻底摆脱病毒,哪怕是人类移民外太空了,病毒也是会尾随我们去到所有我们能去的地方的。


所以,按照我的理解,病毒这类东西可算也可以不算生物。要知道去了解一个东西的来龙去脉,可要比纠结一个东西的定义更为重要。除非你是为了考试,那样的话,只要记住课本上的标准答案就可以了——记住它,但是不要被它限制住了思维便好。

发布于 2014-08-12 07:48

比较搅混水的解释是……

在特定条件下会表现出生命特征。

比如有宿主存在的情况下。要是没有宿主就是一堆有秩序的大分子,徒具生命的基本构成物质,生命特征却不比一坨面筋高。

当然这是普遍的解释,有实验可能会证明一些病毒在没活细胞的情况下也能扩增,也可能以后会出现长出什么别的蛋白质外壳还能定向移动啦blabla,在熵的涨落中,可能会出现很多类似的“有秩序的东西”,但我们可以不把这种秩序视为生命。

发布于 2015-07-21 09:28

在地球上,病毒的数量大的惊人,把一个普通玻璃杯中装满海水,你大约就握着上百亿个病毒,而整个大海里面病毒的数量更是达到了10的30次方。不过我们并不用担心,在这个病毒的“海洋”里,能对人类造成危害的仅占极小一部分。

病毒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 生命特征,但自己却无法完成任何生命过程,它们不能代谢养料,不能产生能量,也不能作为其他生物的食物。对于病毒本身来说,它们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感染宿主,然后利用宿主细胞的资源不断地扩增自己的数量,彻头彻尾就是一群“懒惰的”寄生物。不过,我们却绝对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因为对于大自然来说,这群“懒惰”的寄生物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们是生命进化的推动者,同时也是整个 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支撑者。

在病毒的“海洋”中,人类能够保持健康要归功于我们拥有一个完善的防卫系统,它不断地监视和清除来袭的病毒等病原体,如果这个系统出现问题,人体就会变得弱不禁风,这个防卫系统就是免疫系统。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人体后会破坏免疫系统,在免疫系统崩溃后,任何一个普通的感染对人体来说都是致命的。所以,艾滋病的危险性不在于HIV本身,而是感染HIV后的各种 机会性感染所带来的并发症。在 生命起源的初期免疫系统还没有完善地建立起来,免疫系统的进化是整个生命系统进化的重要基础,而免疫系统的进化则是在病毒等各种病原体的刺激下完成的。

在现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下, 人类基因组已经得到破译,科学家惊奇地发现,在人类的基因组中竟然有高达10万条片段来自病毒,这些病毒基因片段占据了 人类基因组的8%,而编码人类细胞所有蛋白质的序列仅占据了基因组的1.2%-1.5%。如此大量的病毒基因片段在 人类基因组中可能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虽然这其中还有大量未知的东西需要我们去挖掘,不过毋庸置疑的是,没有这些病毒基因片段,人类细胞将无法正常工作。

病毒在 生态系统的平衡中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海洋里,每秒钟大约会发生10的23次方次 病毒感染,这些感染是导致海洋生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是小虾还是鲸鱼,都难逃病毒的攻击,它们在死后所释放出的内容物会成为其他生物的养料。除了动植物,细菌也是 病毒感染的重要目标。据估计,病毒每天会杀死海洋中几乎半数的细菌,释放出数十亿吨碳供其他生命体使用,这个过程也是大自然碳循环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如果海洋中没有病毒,物质循环中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的链条,许多生命将难以得到生长繁衍的机会。

另外,海洋中还生活着大量的聚球藻,它们承担了地球上约1/4的 光合作用,为地球制造大量的氧气。科学家发现在这种藻类里,编码进行 光合作用蛋白质的基因中有一些来自于病毒。而据科学家估计,地球上10%的 光合作用都有病毒基因编码的蛋白参与。除此之外,地球上的藻类和细菌在维持地球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平衡上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控制它们的数量,病毒也在间接地影响着气候。

对于我们自身来说,病毒所发挥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在我们的肠道里大约栖居着超过10万亿个细菌,它们构成了人们常说的 肠道菌群。这些细菌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它们不但帮助人体消化食物,参与 能量代谢,还影响着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而有研究表明,人类肠道里病毒的数量比细菌还要多,它们除了帮助人类控制肠道菌群的平衡,可能也具有直接的益生作用。比如,最近就有研究发现小鼠肠道内的诺如病毒能帮助小鼠修复受损的肠道粘膜和维持肠道粘膜正常的免疫功能。另外,一些温和的病毒,比如鼻病毒,还能够锻炼我们的免疫系统不对轻微的刺激产生反应,从而减少过敏反应。

我们时时刻刻和病毒生活在一起,它们在带来疾病的同时也在协助生命的维系,随着研究的深入,相信我们对病毒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发布于 2017-08-15 03:32

意义不明,大家可以随意yy

至于生命,我觉得这个称呼非常不妥,

您可以管他叫做有活性和没有活性,

关于生物,这个我个人不同意。理由如下,

Viruses are considered by some to be a life form, because they carry genetic material, reproduce, and evolve through natural selection. However they lack ke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cell structure) that are generally considered necessary to count as life. Because they possess some but not all such qualities, viruse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organisms at the edge of life

截取一条wiki维基百科的解释,病毒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生物/生命,因为他们携带遗传资料,可以繁殖和进化。但病毒同时缺乏关键的,作为生物的特质,比如细胞结构等。因而被认为是生物的边缘。

发布于 2013-10-26 14:29

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挺好的,起码从我小学的时候就开始疑惑这个问题…

1991年12月,两个科学家宣布在研磨碎的人类细胞且保证无活细胞的试管里成功地培养出了完整的脊髓灰质炎病毒。他们将从脊髓灰质炎病毒提取的RNA重新加入到无细胞的提取液中,5h后又出现了完整的新病毒粒子。

不多说了,了解不够导致的偏见,不仅仅存在于人与人之间。

发布于 2014-05-28 20:31

存在即存在的意义,或者说终极目的是让他的族群继续存在繁衍生息,这是所有生物的究极目标

发布于 2013-04-09 10:51

个人认为病毒是生物,但是是一种有缺陷的生物,因为它只有侵入宿主才能展现出生命力。因此,在回答病毒的存在意义之前,最好先考虑生命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下文是个人的一点思考,感兴趣可以读读。

任何事物都有走向无序状态的自然倾向。然而,生命从来都是部分的保持现有的秩序,而不是直接地从有序转向无序的自然倾向,完美体现了物质的有序和有规律行为。那么,生命是如何维持其有序性的呢?

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薛定谔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一书中写到,一个生命有机体无时无刻不在生产着熵或者是在增加正熵(熵是体系的状态函数,系统的熵值越小,它所处的状态越是有序,越不均匀,系统的熵值越大,它所处的状态越是无序,越均匀。系统总是力图自发地从熵值较小的状态向熵值较大的状态转变,即从有序走向无序)。随着熵值的增大,生命有机体逐渐走向危险状态,即死亡。生命体通过孜孜不倦的从环境中汲取负熵以保持生命状态。负熵是序的一个量度,可以作为生命体食物的物质的状态都是极为有序的。生命体在吃了食物后,排泄出来的是大大降解的相对无序的物质。“生命以序为生”这一论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生命体的有序性,但却无法回答物种在食物(序)选择上的差异性,即一种生物为什么需要这种食物,而不是另一种食物。如果这个问题解释不了,就很难通过“序”认识生命的起源与进化。“生命以序为生”这一论断的缺点就在于,依然是站在生命体的角度看生命。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一书中所阐述的能流进化论是从自然界的角度看生命在自然界中的价值,该书讨论的不是“生命以什么为生?”而是“生命为什么而生?”。能流进化论认为,自然界中的能量分布不仅需要平衡,还需要尽快的实现相对均衡,换句话说,自然界不仅需要走向无序,还需要尽快的走向无序。这就使得在能量分布不均衡或者说状态相对有序的环境需要一种力,一种令该特定区域能量分布相对均衡的力,一种让该特定区域相对更加无序的力。这种力需要一种介体来呈现,在《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一书中,这种“力”被称为能量传递能力,对应的“介体”被称为能量传递介体。不同的物质之间具有不同的能势差,也就需要不同的能量传递能力来介导具有能势差的物质之间的能量流动。不同的能量传递介体具有不同的能量传递能力,因而,不同能势差的物质就需要不同的能量传递介体。

不难发现,所有细胞生物体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都需要食物(或者成能量供体或电子供体),都需要氧化性物质用以接受电子传递链上的细胞代谢产生的电子,该氧化性物质被称为能量受体或电子受体。生物的代谢过程就是将食物中的电子传递给电子受体,即生物在自然界中就是一种电子传递 介体或者说能量传递介体。个人认为,生物与其能量供体和能量受体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立统一,协同进化,任何一方发生变化,都会对“能量供体——生物体——能量受体”这个系统造成影响。因此,能量进化论认为,生命体是一种特殊的能量传递介体,是特定能势差驱动的能量传递介体的能量传递能力不断提升的结果。在生命体的作用下,能量相对较高的物质被转化为能量相对较低的物质,极为有序的物质被转化为无序性相对较高的物质,流动性较差的物质被转化为流动性相对较好的物质,相对难以释放的化学能被转化为相对更容易流动的热能,结果便是,自然界中的能量分布相对更加的均衡,物质也相对更加的无序,这就是生命在自然界中的价值。病毒也是一种能量传递介体,它让宿主中的能量转化为更容易在自然界中传递的能量。因此,病毒的价值也是驱动自然界能量分布的相对均衡。

能流进化论是《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中的价值》(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20-12,CIP2020268179,ISBN 978-7-5658-4304-4.)一书阐述的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论,也是一本基于热力学定律,从生物在自然界能量流动方面价值的角度阐述生命起源与进化问题的书。该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了从能量和价值的角度探讨生命起源与进化问题的缘由;第二章介绍了自然界中能量流动所遵循的基本定律及生物在自然界能量流动中的价值;第三章从生物在自然界能量流动中价值的角度,探讨了生物是如何从非生命态一步步演变为生命态的;第四章从生物在自然界能量流动中价值的角度,探讨了生物的演变缘由、演变方式和演变方向;第五章提出了“能流进化论”学说,借以阐释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现象;最后一章通过实例探讨了能流矛盾论在农业、医学、经济等领域的应用。

《 隐藏的动力: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价值》(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20-12,CIP2020268179,ISBN 978-7-5658-4304-4.)一书电子稿可从该链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9210-1308965.html免费下载

编辑于 2022-03-01 12:17

似乎从新的理论角度已经不再认为可以遗传就是生命了,建议全面看看链接里面文章

二十世纪最“反直觉”的伟大生物学发现:化学渗透
这个悖论破坏了原始汤理论的设定场所和基本逻辑。也开启了从能量角度阐释生命起源之门,大量的新假说涌现出来。生命能量的一面现在必须和信息的一面紧紧纠 缠在一起。比如说,病毒,从前定义成最简单的生命,也有很多看法怀疑它是最初的生命,而现在可以肯定病毒不是最初的生命,甚至被重新定义成“介于生命和非 生命之间”的物质。因为病毒没有自己的能量代谢设施。它只含有信息,以及利用其他生物细胞能量代谢设施为自己服务的本事,而且通常是严格地针对某一类生物 细胞。它是一种绝对寄生的东西,只能由有能量代谢能力的生物派生出来。它是活细胞的信息残片,是基因组的逃亡者,是不断移民、掠食甚至定居的基因流民。

而细胞的本源性被大大提高,不再被仅仅看做是基因们的豪宅。Compartmentalization: “封闭化”,成了生命最基础的要求。

我觉得这里把病毒不再视为最初的生命,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认为现在的生命--动物和植物等,不太可能是由病毒演化来的

编辑于 2013-04-09 12:48

肯定算,不然生物就不用学病毒了……病毒就是遗传物质(DNA、RNA)+蛋白质构成的生命(当然也有阮病毒这类奇葩,现在学界对此归类尚有争议)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同样是生存,繁殖,把自己的遗传信息流传下去。但是因为没有细胞结构,所以需要寄主提供能量(ATP之类) 同时因为没有细胞器,所以还需要寄主帮忙转录翻译DNA和RNA。

发布于 2013-04-09 11:12

在我看来,病毒是一种由核酸蛋白质等构成的生物算法。而生物的界定出于不同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标准。病毒可以考虑在里面,也可以不在。

至于意义,从生物角度看,它促进了基因的交流和变化。

编辑于 2018-02-22 03:51

其实我也很困惑,病毒如果入侵,主体生病死亡,那它也会死亡啊。从生物存活和进化角度,不通啊。如果所有生物都死了,那它也不存在了啊。反推,我认为病毒在生物圈上一定有个重要的作用,它促使生物进化。

发布于 2013-10-20 20:09

看了BBC的《细胞暗战》,里面说病毒和人体是在漫长的入侵与抵抗过程中共同进化的……

算个意义吧。

感觉任何事物存在的意义,深究起来都是个哲学问题。

发布于 2013-10-19 2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