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
航空
民航
空难
飞行员

飞机坠毁前乘客能做点什么?

刚看日本航空123号班机空难事件: 2015-03-13凤凰大视野 致命飞行——重返空难现场(五)-20150313凤凰大视野 又找到航班的黑匣子录音…
关注者
11,056
被浏览
13,169,259

612 个回答

在飞机上的安全须知上写上“我证明了黎曼猜想,但是飞机马上就要坠毁了,写不完”

发布于 2023-09-30 14:50

一看到这个问题……内心一震,因为有一个四十五十年前的中国科学家空难的故事,在我知道后永远都忘记不了。虽然和题目有点不完全一致,还是想把这个事情讲给大家听。

如果你在北京呆过,就知道冬天的北京冷的瘆人,北京的冬天给人的感觉是惨白惨白的,有种粗狂的厚重。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的北京城就是这样,那一天曙光刚刚从东边亮起,光中夹杂着一丝白透白透的雾气。

那时候,北京首都机场于1958年3月2日投入使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个建设并投入使用的民用机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四个开通国际航班的机场(前三个开通国际航班的分别是上海龙华1926年、昆明巫家坝1937年及重庆白市驿1939年)。

首都机场所在地在顺义县,当时还是隶属于河北。后来顺义划归北京,机场就归属朝阳区所有,所以首都机场是在顺义土地上,但是归属于朝阳。这是几十年后的事情了。

说回到1968年12月5日的凌晨,北京城曙色未白,寒气逼人,凌晨6点左右,首都机场附近的村民听到一声巨大的轰响,随后就是一个巨大的火球和浓浓黑烟直冲云霄,把白雾照的血红,后来人们隐隐约约的知道,是一架小型飞机在即将着陆时突然失事。一头扎在了机场附近的玉米地里。

现场惨不忍睹,飞机残骸散落的到处都是,十三具烧焦的尸体散落一地,面目全非,甚至肢体都散落各处,难以辨认。随后有一批解放军士兵赶来这里,空气中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肉类烧焦的味道。显然,这种情况下几乎不会有任何一个生还者。(后来有一个重伤的唯一生还者)

但是这种情况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处,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太不寻常了:

有两具烧焦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两具尸体早已烧的面目全非,如同半个焦炭,但是却保持着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姿势。许多年轻的战士都被这画面吓到到了,所有人都站在原地不敢动弹。后来来了首长,人们才有勇气尝试把他们分开。他们抱得很紧很紧,加上瞬间死亡,所以尸体无比僵硬。把他们分开的时候,必须很用力,就像掰断一大块木炭,由于缠绕在一起,把他们撑开的时候不断发出断裂的声响。

当“轰”的一声把他们终于分开,所有人立即脑袋嗡的一声,一片空白,时间仿佛定格一样,所有人都无法说出一句话,因为把他们分开后,他们惊讶的发现,两具尸体的胸部中间,是一个皮质的公文包,虽然有点烧焦,但是在两个人相拥的身体的保护下依然完整,打开后:一份热核导弹试验数据文件完好无损

看到眼前的一切,前来接应的士兵当场跪地痛哭,那就是他们力学所的副所长: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

DNA鉴定技术要到80年代才被发明应用到毁坏尸体的辨认鉴定上。郭永怀和他的警卫员牟方东早已被烧的辨认不出来,认出他们的方法,根据郭永怀的司机说。

邵春贵(郭永怀司机):郭永怀是怎么认识得他呢,他是个花白头,他那时候59岁吧,头后头有一片都是,躺着连着脊梁那块没有烧完,剩一点点头发,认出来是他。

郭永怀的死讯,第一时间知道的是三个他一生最重要的人。

一个是他的妻子李佩先生,李佩当时还在合肥的中科大,被紧急电报叫到北京,据说,她知道这件事后什么都没说,硬是强扛着一滴眼泪都没留。

那时,李佩已随工作单位——中国科技大学到安徽合肥工作,她接到所里的紧急电报,连夜乘火车到北京,一进家门就感觉出异样,老郭的领导同事站满了屋子,茶几上放着一片熏黑的镜片和怀表,当领导把飞机失事的消息告诉李佩时,她没掉一滴眼泪。采访时,李佩的外甥女陪同在她身边,回忆当时情形,她说,“姨妈一言未发,就站在阳台,久久望向远方……”

另一个是中国核试验的最高负责人的周恩来总理

据国务院工作人员后来回忆,郭永怀飞机失事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失声痛哭,良久不语,

还有一个是他亲如兄弟,永远的“大师哥”钱学森,钱学森知道郭永怀死去的消息嚎啕大哭,恸哭不已

“是的!就是那么十秒钟吧!一个有生命、有智慧的人,一位全世界知名的优秀应用力学家就离开了人世:生和死,就在那么十秒钟。”(写在《郭永怀文集》的后面)

郭永怀牺牲后的第22天,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获得成功。2年后的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郭永怀是他是中国力学科学的奠基人和空气动力研究的开拓者,核武器研究院副院长。两弹一星一共23位元勋,两弹一星早期指的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在三个领域中,唯郭永怀先生一个人三个领域都涉及。

也是两弹一星中唯一以烈士身份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科学家。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上面这些就足够了,但是如果你对郭永怀是谁有兴趣,可以接下去看,我来讲讲郭永怀的故事,感觉也正好有个机会。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市滕家镇一个农家,以一个农村娃的身份,和所有当时的中国科学大师巨匠一样,经历了极为动荡和波澜壮阔的中国近代史。

郭永怀以四里八乡第一个公费中学生从青岛大学附中一路经由南开大学预科到北京大学学习物理。天知道在那个时代,对于一个农村孩子来说,需要经历多大的努力和传奇才能在风雨飘渺的中国和中国最高学府学习物理。

当然,和所有大师一样,郭永怀考取了1938的美国庚子赔款留学基金。在3000多名参考者中,力学专业只招一名。考试结果,郭永怀与钱伟长、林家翘一起以5门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同时被录取(原本只有1个名额,后来经过叶企孙教授、饶毓泰教授的极力争取,三人被一同录取,叶企孙教授的故事,以前柴静写过)

郭永怀因此得以漂洋过海,去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应用数学。1940年8月,上海,一艘驶往加拿大的“俄国皇后号”邮船上,二十几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留下了这张弥足珍贵的合影,

(1940年8月,中国第七届留英公费生在俄国皇后号邮轮上。后排右3郭永怀,前排左1林家翘,前排左5钱伟长,后排左2段学复,他们中有不少后来成为扬名世界的科学巨匠,其中就有这三位。)

郭永怀和钱伟长、林家翘这三个年轻人,都进入了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应用数学系,并且三人仅花了半年时间,就同时拿下了硕士学位,这样的学生让当时的数学系主任J. L. Synge教授赞叹了许多年:“想不到中国有这样出色的人才,他们是我一生中很少遇到的优秀青年学者。”

(年轻时候的郭先生)

在加拿大完成了学业后,郭永怀1941年5月,郭永怀进入加州理工大学。师从素有“航空之父”之称的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von Karman),研习空气动力学。在这里,他遇到了之后影响他一生的知己师兄——钱学森。比起活跃的钱学森,郭永怀像个害羞的大男孩,所以钱学森最喜欢做的就是开车带着这个小师弟去兜风。据说当时,开学开车接郭永怀到加州理工的也是钱学森。

郭永怀的PhD论文选择的是当时最有挑战性的“跨声速流动研究”,并在1945年一举拿到了博士学位。钱学森对这位小师弟赞叹不已,他说:

“郭永怀博士论文找了一个谁也不想沾边的题目,但他孜孜不倦地干,得到的结果出人意料。”

随后,导师冯·卡门(von Karman)的大弟子威廉姆·西尔斯(W. R. Sears)在康奈尔大学创办航空研究院。导师冯·卡门对威廉姆说:“你就让郭永怀就跟你一块到那去好啦。”于是郭永怀因此成为了康奈尔大学的航空研究院的创立者之一。

不过郭永怀没有车,也没有什么钱,去康奈尔大学看来路途要一顿舟车劳顿了。这时候,豪爽的大师哥钱学森一拍胸脯,他刚要去麻省理工MIT任教:“我有车,送你一程嘛!”于是他就开着车,两个年轻人一路穿越大半个美国,自西向东,从阳光加州一路3000多公里开到波士顿。

这段经历目前资料里几乎都没有提及和描写,但是你可以想象到,这是何等美好的时光。两个热爱科学意气风发的年轻人,一路向东,像《摩托日记》一样,一路浏览美国大好风光。没有比此间的少年更美好的时光了了。就像杜甫写的《酒中八仙》写的那种美好: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钱学森自己在《写在郭永怀文集后的话》中这么写:

“相隔近3000多公里他和我就驾车旅行,有这样知己的同游,是难得的,当他到了康奈尔而留下来,我还要一个人驾车继续东行到麻省理工学院时,我感到有点孤单。”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郭永怀与李佩女士在美国家门口)

随后郭永怀在康纳尔大学尽情挥洒才华,在这里也结识了他的妻子李佩先生,由于我不是学物理的不是太懂,就引用下官方资料:

50年代是高超声速空气动力学研究的活跃时期,郭永怀在这个新的、重要的研究领域中做了大量工作。郭永怀的研究直接为科学界突破声障而来,并为此一跃成为康奈尔大学航空院的三大支柱之一,他为此还创造性地开辟了一种全新的计算方法,钱学森把这种方法命名为“PLK法”,其中的K指的就是郭永怀

(1947年2月3日,郭永怀在Langley航空实验室。第一排:右4冯卡门,左2钱学森,第3排:左2郭永怀)

随后的历史又风云突变,新中国建立、朝鲜战争。

1953年8月,中美继签定朝鲜停战协定后在日内瓦举行大使级会谈。经过中国政府的努力,美国政府不久被迫把禁止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取消,但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设置种种障碍。

郭永怀的婚后的生活平静而简单,有一天,大师哥钱学森又开着车他的那辆车来到康奈尔大学,找他的郭永怀小师弟,其实此时郭永怀应该已经是教授了。大师哥脸色很难看,因为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捣乱,拒绝他的回国签证,有国不能回,TNND岂有此理!!直肠子的大师哥钱学森满腔怒火,郭永怀是个温婉安静的人,拍拍大师哥的肩膀让他再等等,因为郭永怀的心中,也有一个回国梦。

郭永怀研究的学科经常能接触一些机密资料,美国方面让他填写一张表,上面有一项内容便是“如果发生战争,是否愿意为美国服兵役”?如果不同意便会失去涉密资格,但郭永怀毫不犹豫地填了“否”。

熟悉历史的你可能会知道,1955年,中美大使级会议达成侨民可自由回国的协议后。1955年,钱学森大师哥终于突破重重阻力回到了国内,大师哥远隔重洋不断写给小师弟写信——快来快来!!这里是科学家的乐园!!快来!快来!带人来!带书来!!!快来!快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我们给你已经准备好了办公室和住房!离我家也很近!!我们是邻居了!你来的话可以带计算机,哦!电冰箱也可以带!北京夏天有点热!!

郭永怀手里还有一个答应了威廉姆·西尔斯做的一项研究工作,郭永怀重情重义,所以心中虽然汹涌澎湃,需要等1年才能回国。不过他的回国心一旦显露,就有许多黑衣人来找他了,郭永怀家附近突然有许多陌生人出没。

李佩:他就一叫门,我一开门,他说我是移民局的,就说我来找你谈谈话,结果他就跟我谈了半天话,他还拿了一个录音机,结果他那个录音机失灵,所以根本我跟他谈的话根本他就没有录上。

这是1956年,威廉姆·西尔斯(W.R.Sears)和康奈尔大学同事们送别郭永怀的野餐会照片,在这次野餐会上,一向恬静沉默郭永怀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他高喊着,把自己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全部一页一页扔进了炭火堆,在场所有人都惊呆了,郭永怀此举是为了不让移民局再有借口不让他回国,夫人李佩也感到无比惋惜,郭永怀却说:没关系,知识都在科学家的脑袋中,他们拿不走。

1956年秋,郭永怀夫妇乘坐的“克里弗兰总统号”邮轮慢慢离开港口,美国——这个生活了16年的异乡慢慢从视野中消退。他们将经由日本回国。回到了阔别16年的中国。据说,他们看到中国的第一眼,是灰色的海岸线上一些零散着的灰色的石头房子,那里是日后的深圳,抵达中国后毛主席亲自接见了他。

(郭永怀在力学所办公室)

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应该说还算幸运,1956-1966年被认为是新中国建设的黄金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大师哥钱学森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小师弟郭永怀和钱伟长担任副所长。他们使力学研究所很快成长起来。大师哥钱学森性格爽朗大刀阔斧,小师弟郭永怀文静细腻,他们的合作亲密无间,后来被人用一种娱乐明星一样的明星组合来称呼他们这个科学男神二人组:冯卡门Brothers(冯卡门兄弟)

1959年6月,苏联毛熊单方面突然致函中共中央,拒绝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技术资料,并撤走所有技术和专家。1960年3月的一天,后来被称之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突然上门来找郭永怀,俩人走进书房,门一关,足足谈了三个小时。走时两个人兴奋无比。原来大师哥钱学森把小师弟郭永怀拍胸脯120%强力推荐给钱三强,让他要他承担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力学保障工作。(钱学森先生贡献主要是导弹跟人造卫星),大师哥可以说是力排众议推荐小师弟的,因为小师弟郭永怀的专业和原子能没有关系。

谈庆明(中科力学所研究员):党中央去征求钱学森意见,我们要发展原子弹,你有什么意见,他当时就说我毫不犹豫地推荐郭永怀去。这个问题对我们来讲是一个问号,因为郭永怀在美国学的是空气动力学,他没有摸过原子弹,美国人也是绝密的,苏联也是绝密的,他怎么懂啊。那么钱先生用了四个字毫不犹豫,实践证明他担当了这四个字,他解决了问题。

正是这一次拜访,郭永怀的名字和中国原子弹联系到了一起。105名专家学者组成了一支特殊的队伍,郭永怀正式受命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原子弹的理论探索和研制工作。这样他和实验物理学家王淦昌,理论物理学家彭桓武一起,组成了中国核武器研究最初的三大支柱。

(60年代,查看爆炸成型实验结果,右1郭永怀,右2钱学森)

最开始郭永怀要经常往返大西北和北京,和夫人李佩也没多少团聚时间,所以有时候回来晚了,夫人睡着了,他就自己在自己的小手提箱里装点衣服就离开了。

随后到了核武器研制的关键时刻,1963年国家决定把郭永怀和北京的专业研究队伍直接迁往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那个基地可以真的说的是穷山恶水鸟不拉屎啊!!这个基地位于海拔3800多米的高原地区,气侯变化无常,冬季最低气温零下40度。别说鸟了,试验现场荒凉的寸草不生。加上缺氧和当时物质匮乏,许多研究人员都营养不良高原浮肿,50岁的郭永怀因此显得特别苍老,满头白发。

爆轰物理实验,是突破原子弹技术的重要一环,为了取得满意爆炸模型,郭永怀带领队员反复试验,甚至自己跑到帐篷去搅拌炸药。在多次试验后,郭永怀提出了两路并进,最后择优的办法,一举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确定了最佳方案,这种方案后来被应用于中国整个第一代武器研制过程。(原子弹外面需要炸药引爆)

(1964年10月第1颗原子弹爆炸前夕,试验指挥部领导与专家合影,左4郭永怀,左5彭恒武,左6王淦昌,左7朱光亚,左8张爱萍,右1邓稼先)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装置爆炸试验取得圆满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当蘑菇云升起,全体工作人员一片沸腾,但郭永怀却啪嗒瘫晕在试验现场,他实在太累了身边工作人员把他架到临时帐篷里的铁皮床上。带着傲人的成果,他们坐飞机回到北京,哎呀,两手空空可不行,他们带了好多好多哈密瓜给北京的元帅首长们,无名的英雄们受到了不能公开的热烈欢迎。

邵春贵:爆炸了以后,我们去接他,到西郊机场去接他们,他们都坐一架飞机回来。带好多哈密瓜,叶剑英都去接,元帅们都去接,都到机场去了,下来握手,那都知道爆炸成功了嘛。

随后郭永怀的目标就是我国第一颗导弹热核武器发射试验。

时间过得飞快,由于是倒叙写这个故事,我们知道,时间的指针,终于要到那一天——1968年12月4日。

在苍茫无人知的青海基地整整呆了两个多月的郭永怀,在试验中发现了一个重要线索。他要急着赶回北京,把这个新得到的数据带到北京。同事们劝他:“晚上不安全,您就明天去吧。”郭永怀笑笑说:“晚上好,睡一觉就到了。”

从青海没有飞机,需要赶到兰州,那里才有机场,他叫人赶紧联系飞机,在兰州换乘飞机的间隙里,他还认真地听取了课题组人员的情况汇报。夜幕降临了,郭永怀终于觉得能休息了,于是登上了飞往北京的飞机。

郭永怀的确在飞机上睡了挺多时间,他太累了,兰州飞往北京需要几个小时。天空从漫天星斗的藏青色的蓝天,慢慢从东边泛起鱼肚白。即将要降落北京机场。看来这一趟还是很顺利的,中途也没遇到什么气流。飞机开始降落,起落架落下,飞行员开始降低高度。2000米、1000米、500米。然而在离地面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开始猛地坠落。飞机从400米高空坠落的时间只有大概不到10秒,完全没有任何让人反应的时间。

根据后来这位唯一的重伤生还者回忆,在飞机开始剧烈晃动的时候,他只听到郭永怀大喊:“我的文件!我的文件!!”随后这位生还者便失去了意识。

如果以后有机会把这个故事排成拍电影,真的难以想象,仅仅10秒之内,郭永怀是怎么做出这个决定的,也不知小战士当时是否害怕。

但是他们就做了这一个令人动容的决定。

尽管周恩来总理下令彻查这次空难事件,但是至今是个谜团,没有答案。胡适说,郭永怀是个对政治毫无兴趣的人,据他的同僚说,1964年(sorry,原先错写成了1958年),毛主席接见了研究所的科学家,许多人都激动的上前和主席握手,郭永怀傻乎乎的站在原地憨厚的笑。

在中科院力学所中的一个清静的小院子里,竖立着郭永怀的塑像,这是是1989年建的,当时一个小插曲是,郭永怀由于工作性质,很少留下照片,所以为他建雕塑的时候,竟然没能找到一个他的正面近照。好在雕刻师功夫了得,只做了少量修改,便完美呈现了郭永怀先生生前的样子,根据他的学生们说:对!郭老师就是这个样子的!

(更新,sorry,有朋友指出这张图是中科大的郭永怀先生的雕塑,中科院力学所的雕塑应该是下面这张)

(雕塑题目:郭永怀 雕塑作者:李祯祥 建设地点: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但是与其他塑像不同的是,郭永怀先生的塑像下安放着两个人的骨灰。

李佩:我不是把郭永怀的骨灰盒给挪到力学所,原来他不是在八宝山的一个四室,也不是什么室里头,有他一个地方,就把那个小牟的骨灰,就搁在另外一个地方。那个时候他的学生已经给他搞了一个塑像,我说就在这个塑像的下面,就给他挖一个穴,就把小牟的也搁在一块,因为小牟也是为着跟着他,所以才牺牲的。

参考资料: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的郭永怀纪念网站

kepu.net.cn/gb/kpdt/gb/

凤凰卫视2010年8月23日《我的中国心》对李佩先生和郭永怀先生的专题节目

news.ifeng.com/history/ 风骨先生—专访“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李佩
郭永怀:"两弹"元勋

力学家风采:鸿雁传书寄深情——记钱学森与郭永怀的深厚情谊

怀念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 《大家》 20130113 郭永怀 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PS下:

其实关于郭先生的资料,由于他工作的原因,目前发布出来的都是官方文章,所以能做的只能从官方文章里找出一点点线索,因为李佩先生采访中也说了,关于郭永怀先生到底怎么死的,也是最近几年才从报道里知道,之前连她夫人都不知道他空难的细节。包括郭先生工作到底做什么,也不曾对夫人提及,核爆炸后李佩其实只知道那一天郭老特别开心,请朋友到家里吃饭,问他为什么这么开心,他也是只字不提,之前是完全不知道的。包括到底飞机失事在北京的西郊机场还是首都机场依然至今是个谜团,只能说关于他老人家的研究,目前来说基本90%都是找不到资料的,连回忆录和关于他的书籍都没有。包括唯一的那个生还者也是谜团,有的资料说没有生还者,但是在2011年中科院研究生院新生演讲上,却提到了“生还者”的证词。

牢记责任 勇于奉献——中科院研究生院2011级开学典礼侧记----中国科学院

总之,资料十分有限,希望在未来几十年,几百年,关于这些英雄的故事能够终于从历史里浮现出来,更全面的让大家知道。

编辑于 2015-04-23 14:50

提问中提到的“日航123”空难细节——


1985年,日本航空123航班空难,人类史上单一架次飞机死伤最为惨重的空难。

一共有520人在这场灾难中殒命。


在飞机机尾脱落后,驾驶员驾机在空中挣扎了几十分钟。


一名搜救人员在清理现场时,发现一名遇难者衣服里的证件上有扭曲的字迹,仔细读了几行后,突然失声痛哭。


这是飞机在空中挣扎时,他写下的遗书。


52岁的河口博次,他的遗书写在记事本上,然后放在胸口衣袋里


麻里子、津庆、知代子,

你们要齐心协力帮助妈妈。

爸爸实在太遗憾了,

一定无法获救了。

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已经5分钟了。


再也不想坐飞机了,神啊,请救救我。


想不到昨天大家一起吃的饭,

是最后一顿。

飞机好像发生了爆炸,

四处都是烟,呼吸面罩也降下来了。


孩子他妈,

事情变成这样令人遗憾。

永别了,孩子们全拜托给你了。

现在是6点30分,飞机开始盘旋,并急速下降。

到今天为止,

对于至今为止都幸福的人生,

我万分感激。


40岁的谷口正胜遗书写在驾照上


真知子

大阪府箕面市

要培养好孩子

谷口正胜,6 点30分


29岁的松本圭市遗书写在记事本上


6时30分

知子,哲也

……


飞机呼啸着下落

好好活下去

哲也,要成为出色的人


43岁的村上良平,遗言写在公司信封上


机体剧烈左右摇晃

18时30分,突然下坠

……

可能要死了

村上良平

大家请好好活着

别了,须美子,三木,宫子,贤太郎


18时45分,机体稍微稳定

心情糟糕


飞机怎么样了呢?

能平安着陆吗?


26岁的白井真理子,遗言写在时刻表上


可怕

可怕

可怕

谁来帮帮我

不想死

真理子



29岁的乘务员对马祐三子,写下了如果迫降成功,播发的英文版逃生要点


请撤离飞机

脱下高跟鞋

请不要拿行李

请帮助老人和行动不便的人

注意火情

请用毛巾捂着鼻子和嘴放低姿态前进

跟着前面的人往那边移动

……




来源于新闻报道,其中一些译文感觉不是特别准确。

日文版报道源地址: 日航機墜落事故(日航ジャンボ機墜落事故)、犠牲者の遺書とメモ

希望日语好的同学帮忙改进翻译。

编辑于 2015-04-23 08:55

多年前的一个暑假,父亲出差。
那时候我叛逆得紧,和父亲的关系是极差的,甚至容不得他说一句自己的错,即使知道他是对的。
他临上飞机前,我和他又因为小事情争了起来,我已经不记得为了什么,唯剩下我最后不等他说完便狠狠地摔了电话的记忆。
时至今日,我仍然后悔不已。
算了算时间,他仍未到家,不禁有些担心。却又放不下脸去打他的手机。终于,还是担忧占了上风。我按了他的电话。
不在服务区——还没下飞机?延误了?
我一惊,便用手边的电脑查航班状态。
果然延误了。
我有些担忧,拦车去了机场候机。
这一等,便等了10个小时。
那趟航班下来的人神色都不太对,父亲一眼望到了我。许是因为飞机上一宿没睡,他的眼睛里满是血丝。
父亲也没有多说飞机的事,只是淡淡地解释了两句说是遇到对流之后,用同平常一样沉稳,甚至有些冷漠的语气说:“回家吧。”
我心中是有恼怒的,但也不多说。

几天后,我在书房里整理东西,偶然看到父亲的护照,鬼使神差地,我打开了瞧了瞧。

扉页上,有重重的铅笔字迹,但是却被擦掉了,只留下纸上的凹痕。

我思索了一下,用铅笔一点一点把字复原了出来。

先是右下角的日期,是父亲飞机回来的那天。再是正文……

看到正文,我实在禁不住,泪水涌了出来。

时至今日,回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依旧泪流满面,哭着打完了这些字。

“xx,你在我眼里永远是最出色的最值得我骄傲的孩子。要是爸爸真的不幸离开你,以后的路一定要和妈妈一起坚定地,好好地走下去。你要照顾好妈妈。还有,爸爸爱你。”

编辑于 2018-02-10 21:37

系好安全带,至少能落一个栩栩如生。

发布于 2015-04-18 00:00

原回答写自2015年,当时的手机拆tf卡还很简单,大家随便看看就行了

------------------分割线-------------

掏出手机,点开视频/录音机,给想留的人留句话,然后关机,取出SD卡(不能取的请忽略),和自己的身份证一起(卡装在身份证护套里)放内衣里头(如果能找到你好辨认你/发现你的遗物),系好安全带,把头埋在双膝中间(或者其他防冲撞姿势),百分之一万的信任你的机长、飞机、工程师、地勤,然后把能想到的神仙都拜一遍,不要吵,深呼吸,给坐在隔壁的陌生人一个拥抱,回忆过去。

---------------------------------分割线----------------------------

要是时间所迫,做到最后两条就行

编辑于 2022-03-27 04:16

严肃的说,务必做到以下几点:

  1. 把身份证、护照、手机放在口袋里拉上拉链---落地之后如果活着这些都有用,如果死了可以用来辨别身份;
  2. 记清楚从自己的座位到前后紧急出口的行数---如果落地之后侥幸是清醒的,或者醒来之后飞机已经落地,赶紧从紧急出口爬出来;
  3. 戴眼镜的把眼镜放在衣服口袋里---落地的瞬间眼镜可能飞出去;
  4. 把脱下来的外套穿好,如果要了毯子就把毯子也披在身上---确保事后保暖或准备急救材料;
  5. 放弃行李箱---别费那个劲了,保命要紧;
  6. 系好安全带,膝盖併拢,抵住前座椅后背,双手抱头,脑袋顶住前座椅后背---防撞姿势,如果是高空坠毁可能用处不大,但是万一能活呢;
  7. 如果有幸从紧急出口爬了出来,那就赶紧跑,离飞机远远的---谁知道还剩多少燃油会不会爆炸;
  8. 别听什么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方式的忽悠,客机坠毁,如果没事就都没事,如果死就死一飞机,最近发生的空难里,没听说过发生人员死亡的空难里能有人存活的。这么一说,好像前面那些准备基本没用,除了第一条。
编辑于 2021-01-11 00:41

我遇到过一次类似的情况。

东航,上了飞机靠窗位,旁边一个小伙头回坐飞机,北京机场降落的时候,快接地了,突然一个右倾,然后就拉起来了。这个时候机舱内气氛就凝重了。旁边的小伙小脸煞白,就问我:大哥,这咋了?我回答说:没事儿,接地姿态有问题,拉起复飞一下,没关系的。看——回答的多专业,显得多有水平。

其实,在四转弯之前我老人家从小包里掏出金刚经念了个开头。那个心虚……

最后降落的时候也是忽忽悠悠的,总算一个不怎么算重接地的降落落下了。那天是顶五级风。

话说回来,能做什么?其实都没啥意义。

编辑于 2015-04-21 22:03

全球民航的年客流量大约有25亿人次。乘飞机的确有一定风险,但出事的几率极低,只有九百万分之一而已。没人能保证乘飞机百分百安全,若不幸遭遇飞机事故,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会增加乘客幸存的几率。95%的空难都会有幸存者生还,因此即便不幸遭遇空难,存活下来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1、乘飞机时最好身着长裤,长袖,脚蹬系带软鞋。你或许想穿正装或休闲装登机,但凉鞋还有高跟鞋会增加逃生难度。逃生梯禁止穿高跟鞋,逃难时高跟鞋容易伤到脚,而凉鞋则可能会沾上易燃液体导致受伤。

宽松或饰品过多的服饰也不适于飞行,这样的衣物容易在机舱狭小的空间里挂到其他物品。如果飞机要穿越严寒地区,请多穿一些衣物,额外带件夹克以备不时之需。身上穿的衣物越多,坠机时撞伤烧伤的可能性就越小(尽管作用不是很大)。棉毛质地的衣物不容易着火,最适合飞行时穿戴。羊毛衣物相较于棉质衣物更不易缩水,所以穿越水域时最好穿戴羊毛衣物。



2、预定安全的座位。飞机初次撞击一般都不致命,逃生的要义在于速度快。靠近逃生门和过道的座位是相对安全的,飞机尾部的位置更佳。坐在飞机尾部的乘客在空难中的生还率要比坐前排的乘客高出40%



3、仔细阅读乘机安全提示,认真听空乘人员讲解安全事项。不要觉得安全提示没用,或仗着自己知道就不认真了解,错过这些重要信息会让你追悔莫及。不同机型有着不同的安全提示,因此每次登机都请重新了解安全事项。坐在靠逃生门一排的乘客请学习如何打开逃生门。一般情况下空乘人员会为乘客开门,但如果空乘受伤或死亡,乘客就要自己动手了。



4、制定逃生计划。坠机前通常会有几分钟的自救时间。利用这段时间重新定位逃生门,算好从自己位置到逃生门的距离,做到心里有数。逃生计划越周密越好,确定飞机的降落地点,做好相应准备。如果迫降在水面上,请穿上救生衣逃生(等出了机舱再充气);如果迫降在严寒地区,套件夹克或毯子保持体温。



5、乘机时系好安全带。如果坠机时你正在睡觉,那么安全带可能会救你一命。不论如何都请系紧安全带。安全带每松一厘米,坠机时人体承受的冲击就会增大三倍,所以请系紧安全带!骨盆是能够承受重压的人体部位,请尽量将安全带压致骨盆以下,安全带上侧要低于髋骨岬。安全带绕在腹部可能会导致致命内伤。(汽车安全带原理也是如此)



6、蜷缩身体减轻冲击力。坠机前请蜷缩身体,将椅背拉起,想几个蜷缩的姿势。

如果前面的座位或小桌板离你很近,请一只手按着座位,另一只手覆于其上(手指不要相扣),然后把额头贴在手上。你也可以把头靠在前面的椅背上,十指相扣,双手抱头,用胳膊捂住两颊。


如果前面的座位离你较远,请弯下身子,胸口贴住大腿,头置于双膝之间。双臂环绕小腿,双手抓住脚踝,脚要向内弯曲平放在地板上防止受伤。腿尽量缩在座位底下以防胫骨受伤。






7、保持冷静。撞击前后会有很剧烈的颠簸,保持冷静才能活命。即便最危险的事故也有生还的可能,冷静思考,制定计划,增加自己的存活几率。



8、帮助他人前先戴好氧气面罩。这虽是老生常谈,意义却相当重大。如果机舱出现破损,你只有十五秒的时间戴上氧气罩(吸烟或呼吸系统不好的人则时间更短),否则你便会窒息丧失意志。

你可能想先救孩子或身边的老人,但如果你自己都没了意识,那么一切都白搭了。


周围的人即便丧失意识,也请帮他戴上氧气罩。






9、避免吸入烟尘。明火和烟尘是造成空难死亡的重要原因。机舱内起火会产生大量有毒烟雾,请用布掩住口鼻防止吸入烟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请将布沾湿,隔烟效果更佳。



10、尽快逃离机舱。逃生时间极为紧迫,如果机舱内已经起火冒烟,那么留给你的逃生时间可能会少于2分钟。

听从空乘人员的指挥。空乘人员接受过专业训练,懂得正确的逃生方法。如果坠机后还有空乘人员坚守岗位,请听从他们的指挥,团结合作求生存!


不要抢救行李。很多人都不明白这条逃生常识,抢救行李只会拖延时间,逃命最要紧!


选择安全的逃生门。透过窗户看看逃生门是否起火,是否安全。如果不安全请使用对面的逃生门,或者选择其他逃生门疏散。






11、逃至失事地点逆风向至少150米处。如果你被困在偏远地区,请不要远离失事地点,就地等待救援。坠机后飞机残骸随时可能爆炸起火,所以不要靠的太近。如果飞机掉到水里,请尽量游离飞机残骸。



小提示


保持蜷缩姿势直至飞机彻底停稳。初次撞击之后飞机可能会经历二次撞击或颠簸。

逃生时保持冷静至关重要,但千万别丧失求生意识。丧失求生意志后人会失去行动力,变得反应迟缓,比如有些人会呆坐在座位上忘记逃生。注意身边出现这种情况的伙伴或乘客。

如果准备时间不足,你又记不清逃生方法,请尽快阅读后座袋子里的安全手册。

如果飞机坠入水中,请脱去多余衣物和鞋子,以便迅速游离事故现场。

把行李放在前面的座位下面,这样可以防止你的腿被夹在座位底下。

逃难时最好带上毯子和夹克衫,如果手头没有就不要现找浪费时间。衣物能帮你熬过野外环境,但逃离机舱是第一要务。

如果坠机前能找到枕头之类的东西保护头就更好了。

很多人会在坠机后忘记解开安全带的方法。人在迷糊时会下意识的把飞机安全带当汽车安全带使用,当发现没有按钮的时候就会惊慌失措。坠机前,脑子里先演习一下如何快速解开安全带。

坠机前把钢笔铅笔之类的尖锐物掏出来丢掉,登机时最好不要带这些东西。一些常见的小东西在坠机时都有可能成为凶器。

如果无法沾湿捂住口鼻的布(防止吸入烟雾),可以用尿。非常时期顾逃命比面子更重要。

自救最重要!

如果手头有手机,请及时报警。



警告


不要把宝宝抱在大腿上。遇到空难,没有座位的孩子几乎无生还的可能,所以不要贪小便宜吃大亏。给孩子买个座位,使用儿童专用安全带。

不要在机舱里贴地爬行。如果机舱内起火,请弯腰行走,但不要在地上爬行。烟雾缭绕的情况下这么做很有可能会被其他逃生乘客践踏误伤。

飞机迫降水中时,请不要在逃出舱门前给救生衣充气。否则机舱进水你就会被困在里面。

登机前或飞行途中避免喝醉。酒精会麻痹你的头脑,让你无法迅速做出反应,耽误逃生。

不要推搡其他乘客。有序逃生会增加大家的生还可能,如果你慌慌张张推推搡搡,很可能会被揍。

避免乘机时穿戴合成纤维的衣物。如果机舱着火,合成纤维很容易起火烧伤皮肤。



参考文献


Civil Aviation Safety Authority (Australia)

WebMD - Better information. Better health.

BBC - Home

编辑于 2017-08-31 18:33

向郭永怀先生致敬。我知道我的一位同事A的真实故事,有些类似,只是他幸运的多。A当时和其他人带着秘密文件坐飞机出差,飞机飞行期间突然发生严重故障。据A身边的同事描述,机舱里乱成一团的时候,A正在镇定的把文件一页页撕碎吃掉。。。幸而飞机故障被解除,全机乘客幸免于难。

发布于 2015-08-04 20:50

冲到驾驶舱,给机长说:老哥,让我开开过过瘾吧~

发布于 2017-08-11 09:37

整个飞机高度在下降,并且机身不断颤抖不停!舱内的气氛开始凝重起来。其中几位年轻人发疯似得叫喊。老人则脖子后倾闭目像是放弃了一切。你自然而然的意识到——飞机将要坠毁!这将是你生命中的最后几分钟。

在这一刻。钱财,名声,权利都是身外之物。人类的生命显得如此的弱小。以及无数大道理。但现在这些都不重要。我要做点什么!在最后的几分钟。做最重要的事!

于是你抓起iPhone6,按住home键。“siri,告诉妻子我爱她” 。。。

这样,我就无怨无悔了吧。。。

然后,在你死亡的那一刻,你的妻子收到一封让她奇怪又生气的短信。——“我爱她”

发布于 2015-04-22 23:29

1936 年,一架商用飞机的内部

发布于 2023-01-25 10:43

带我的机长经常跟我讲,与其想着事故发生是该做什么,不如想想怎么避免事故。

我觉得这也适用于乘客,在机上播放安全视频的时候你们认真听了吗,机上各种救生设备的位置你们了解吗,灾难来临时逃生顺序了解吗。

再详细点,使用逃生充气滑梯的时候要丢弃所有尖锐物体和脱掉高跟鞋,只要不是上厕所尽量系好安全带(前天就遇上乱流了,还好没出大事,只是乘务长擦破了膝盖)。

你们要知道一旦有了空难,机长是最后一个撤离的,我这样的副驾驶是倒数第二,乘务长倒数第三。

最后说一句,请不要因为一时的舒适便利辜负了用生命守护你们的全体机组成员!

发布于 2016-08-26 16:53

反正都要死了,果断找个志同道合的离开飞机来一个空中无降落伞sex。

这可是超人才有的待遇。

不匿

发布于 2015-04-20 1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