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孔子
道德经(书籍)
老子(人物)

孔子问礼老子的典故原文出处在哪?

就是以下此段,百科孔子问礼的原文 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孔丘曰:“水有何德?”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
关注者
13
被浏览
32,920

9 个回答



鲁南宫敬叔言鲁君曰:“请与孔子适周。”鲁君予之一乘车,两马,一竖子,俱适周问礼。

葢见老子云。辞去,而老子送之曰:“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辨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已;为人臣者,毋以有己。’”

孔子自周反于鲁,弟子稍益进焉。

——《史记·孔子世家》


相比于野合而生的身世传闻,孔子赴周都问礼于老子是《孔子世家》中一段更为扑朔迷离的悬案。


早在北宋的时候,就有陈师道、叶适等学者先后对司马迁的这段记载提出质疑。这种质疑之声经历明、清而不衰歇,终于,到了1919年2月,新文化运动的旗手胡适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他的代表作《中国哲学史大纲》(卷上),其中考证老子和孔子的文字引发了民国时代争辩最激烈、持续时间最长的古史讨论。



胡适坚持认为老子的时代应该略早于孔子,而《史记》中孔子问礼于老子的记载也是大体真实的。对此,钱穆在他的大作《先秦诸子系年》中做出了猛烈的抨击。


据亲历过这段往事的人回忆,当年钱穆曾经在北大教授会上当着胡适的面说:“胡先生,《老子》年代晚出,证据确凿,你就不要再坚持了吧!”而胡适则回应:“钱先生,你所举的证据还不能使我心服。如果证据充足,我为什么反对?反正老子又不是我老子!”



胡适和钱穆都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泰山北斗,他们之间关于孔子问礼老子的争论从20世纪20年代爆发,持续了三十年之久,却最终谁也没能说服世人。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固然犯了众怒,引得梁启超、顾颉刚、冯友兰等学术名流群起而攻之,可钱穆在《先秦诸子系年》中写就的《老子杂考》同样遭遇了不少质疑。据说,当年历史学家邓广铭读到这篇文章时感慨道:


在全部考辨中,文章最长,曲折最多,而所下的假设也最为大胆的,是卷二的《老子辨》。(中略)证据来得如是其纡曲,结论下得如是其爽快,读者至此当会感觉到著者的立说也不免有些虚玄吧。

——邓恭三《评〈先秦诸子系年〉》


当我们今天再度试图去寻绎孔子问礼于老子的历史真相,发生在胡适与钱穆之间的那一场旷日持久的学术争论是我们无法回避的。也正是那一场争论,让我们看到了两个破译悬案的“陷阱”



首先,从《史记》的文字记载看,说到孔子去周都洛邑问礼这件事的时候,司马迁言之凿凿,显示出他对所述事实较有把握。可说到孔子后与老子的会面,司马迁却谨慎地写下了一个“盖”字——盖,就是可能。


也就是说这场会面只是司马迁的一个推论。既然是推论,就会有事实上的疑点。而疑点无外乎出现在两个地方:一种可能是司马迁对孔子、老子是否曾经会面甚至是不是并世之人没有十足把握;另一种可能则是司马迁虽然认定他们二人真的见过面,但会面是否发生在这次孔子访问洛阳期间,司马迁吃不太准。


这两个疑问等于提示了我们,在剖析这段悬案的时候应该将孔子赴周与问礼老子这两件事情解绑,区别加以对待


事实上,我认为钱穆先生撰写的那一篇《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老子考辨》(收录在《先秦诸子系年》)落入的“陷阱”就在这儿:文章一开篇,钱先生就通过考证南宫敬叔的经历,力图证明他并没有和老师孔子一道去过周都洛邑,并进而判定孔子与老子的会面也属虚妄。


但是将孔、老二位哲人的历史性会面系于孔子赴周之时,这个系年本来就是司马迁的推论。即便我们考证出南宫敬叔与孔子赴周这件事是虚构的,那也只能证明司马迁推论孔、老会面的时间出了错,而不能就此武断地否定孔、老会面的存在。



孔子与老子会面的记载并不首见于《史记》。在道家后学所做的《庄子》一书中曾经不止一次提到过孔子与老聃的会面。如果说对《庄子》的记载,我们还能以偏好寓言虚构来加以质疑的话,那么儒家后学所做的《礼记》一书中也同样写到了孔子与老子的会面,我们又该怎么去解释这个巧合呢?


其次,胡适撰写《中国哲学史大纲》的时候是先写《老子传略》再写《〈老子〉考》的。而钱穆对他的质疑,也是写了《〈老子〉辨伪》又写《孔子与南宫敬叔适周问礼老子考辨》。言外之意,二位先生都认定传世的这部《老子》(《道德经》)就一定是老子的作品,而一旦这部作品被证伪,那自然要殃及作者的合法身份。



可是我们都知道,今天流传下来的先秦诸子著作中伪作不在少数。《管子》、《商君书》并非管仲、商鞅所作,这已经成为历史学界的共识。但并没有人因此便去质疑管仲、商鞅这两个历史人物的真实性,为什么到了老子这里,证伪的逻辑就变了呢?


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是写到了“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 ,可他并没有节引这五千言的原文,因此我们甚至无法判定司马迁说的那五千言是否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部《道德经》。



这是我们在寻绎孔子问礼于老子这段历史的时候必须要规避的第二个“陷阱”: 考证传世的《道德经》的成书年代是一回事,考证老子这个人物的历史事迹则是另一回事。不将《道德经》与老子解绑,将会给我们接下来的工作造成巨大的困扰。




从《孔子世家》和《老子韩非列传》的相关记载看,司马迁对老子个人历史的叙述的确存在一些不可调和的矛盾之处。关于这一点,清代学者汪中在《老子考异》一文中曾提出过质疑:


本传云“老子楚苦县曲仁里人也”,又云“周守藏之史也”。按:周室既东,辛有入晋,司马适晋,史角在鲁。王官之族,或流播于四方。列国之产,惟晋悼尝仕于周,其他固无闻焉。

况楚之于周,声教中阻,又非鲁、郑之比。且古之典籍旧闻惟在瞽史,其人并世官宿业,羁旅无所置其身。

——汪中《老子考异》


在我看来,汪中对《史记》所载老子史实最有力的质疑就集中在上面这一段文字当中。他质疑的立足点主要有两个:


第一, 自从周室东迁、王权衰落之后,周朝中央政府的原任官员流向了各诸侯国谋职的大有人在,但很少看到各诸侯国的人才反向流入周畿。


根据司马迁的记载,老子是楚国苦县人,而楚国无论从政治、文化还是外交上都是与周天子隔阂最深、关系最疏远的诸侯国,楚人老子为什么要逆时代潮流而动,跑到周朝作官呢?



第二, 即便老子卓尔不群,执意入周都谋职,他也不可能获任史官。杨宽先生所著《西周史》说:


西周中央政府有两大官署,即卿士寮和太史寮。卿士寮长官是太师,是军事和政治上的首长,所属有许多“师氏”,简称为“师”。太史寮长官是太史,掌管礼制和秘书工作,是文职和神职官员领袖,所属有许多史官。“师”和“史”这样重要的官都是世袭的

——《西周史》


西周以降的惯例,史官必是世袭。司马迁的祖上就是周朝的太史,而他本人在汉武帝时期还接任了先父司马谈遗下的太史令一职,证明史官世袭的传统,其生命力极其顽强。老子以楚人入周都谋职,半路出身的他怎么能做周朝的世袭史官呢?


因此“楚人”与“史官”——司马迁笔下老子的这个双重身份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是不可兼容的



除了汪中所说的上述两点,我们还不能忽视的是,司马迁说孔子拜访老子的目的是问礼。


鲁国本是西周各封国中保存周朝礼乐最完备的国家,这也是鲁人引以为傲的政治资本。而根据《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本人出生在一个礼乐教育非常严格的家庭,所谓“孔子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史记·孔子世家》)。刚过而立之年,孔子已经被鲁国世卿孟僖子赞为“达人”,并要求自己的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师事孔子以学礼义。这显示出问礼老子之前,孔子在鲁国已经是一个颇有名誉的礼学专家了。


可楚国与中原声教阻隔,礼乐氛围最为单薄,楚人对中原礼义又素无信仰,老子要真是楚人,他的礼乐造诣怎么可能高得过孔子呢?


这样分析一圈下来我们就会发现,对孔子问礼老子事件的诸多质疑都集中到了这个关键点上:老子到底是不是楚国人?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史记》的记载最为可疑。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说司马迁修撰老子历史的原始文献主要来源于《庄子》,可《庄子》并没说过老子是楚人。另外,《史记》说老子的“故乡”苦县属于楚地,这也有问题。司马贞《史记索隐》曰:


《地理志》“苦县属陈国”者误也。苦县本属陈,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

——《史记索隐》



老子的“故乡”苦县在春秋时期本属陈国。楚国灭陈后,苦县才为楚国所吞并。而根据《史记·陈杞世家》的记载,楚惠王灭陈发生在公元前478年,可是公元前479年——也就是楚国灭陈的前一年,孔子就去世了。


换句话说,如果老子真是苦县人,孔子在世的时候见到的只能是陈人老子而不可能是楚人老子。就是这个楚人老子的记载让人不得不怀疑司马迁搜集的老子史料掺杂了后世杜撰的成分。




如果《史记》中“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的记载不可信,那么老子的真实身份该是怎样的呢?


《庄子·天道》曰:


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耼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

——《庄子·天道》


从《庄子》保存的原始记载看,孔子西行入周的目的并不是问礼,而是藏书。因为老子本是周朝的史官,熟悉周都的人物掌故,所以子路建议孔子在动身之前先去拜访一下老子,通一通他的门路。


既然是赴洛之前先访老子,孔、老的会面就一定不会在洛邑。那么,该在哪里?该在什么时间呢?《庄子·天运》曰: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耼。

——《庄子·天运》


这就是说孔子与老子的会面并不发生在他的早年,而发生在他的晚年。会面地点并不是周都洛邑,而是沛地,即后世的彭城(据成玄英疏)。


《庄子》本以荒诞寓言居多,上述记载中,前一段说孔子拜访老子是为了“藏书”,后一段又说是为了“问道”,彼此抵牾,那老子与孔子会面于沛是不是还可信?


赫胥黎说:“古代的传说,如果用现代严密的科学方法去检验,大都像梦一样平凡地消失了。但奇怪的是,这种像梦一样的传说,往往是一个半睡半醒的梦,预示着真实。”在我看来,老子居沛,就是《庄子》虚构寓言中的一项基本事实。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再来看看《庄子》其他篇目的相关记载。



《德充符》一篇说,一个名为“叔山无趾”的鲁国刑人拖着残疾的形骸踵见孔子。拜访过孔子后他旋即又去了老子那里。叔山无趾既是双脚残疾的刑徒,又是踵见孔子,行动自然很不方便,这也就意味着他的活动范围不可能很大。见过孔子之后马上去拜访老子,那老子的所在该不会距鲁国很远。


假设老子此时住在周都洛邑,《孔子世家》中说孔子前往洛邑的时候鲁侯都要特意赐他马车,可见绝非踵行可赴。而子路又建议孔子远赴洛邑之前先去拜访老子。如果老子住得离鲁国太远,这样的拜访也就失去了意义。


所以老子居于鲁国近南的彭城显然比居于洛邑更符合上述文献记载的情况。


另外,《庄子·庚桑楚》中又记载:


老聃之役,有庚桑楚者,偏得老聃之道,以北居畏垒之山。其臣之画然知者去之,其妾之絜然仁者远之,拥肿之与居鞅掌之为使。居三年,畏垒大穰。

——《庄子·庚桑楚》


据成玄英疏,畏垒之山就在鲁国。而贾逵《姓氏英览》又说吴郡有庚桑姓,称为七族。老子的这位弟子庚桑楚极有可能就是吴人。吴人北上中原必溯泗水而行,彭城正在泗水之上。庚桑楚自吴地北上求学于老子,学成后又就近居于鲁国,这应该是这位道家弟子的人生行止。


除了庚桑楚,《庄子》中还提到了老子的另一位弟子栢矩:


栢矩学于老耼,曰:“请之天下游。”老耼曰:“已矣,天下犹是也!”又请之,老耼曰:“汝将何始?”曰:“始于齐。”

——《庄子·则阳》



鲁国人叔山无趾南下访问老子,而老子的两位弟子庚桑楚和栢矩则在成学后北游齐、鲁,显示出以彭城为中心的老子学派与齐鲁之地交往密切,有游学齐鲁的弟子们为老子揄扬声誉,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子路要建议孔子南下拜访老子了。


除了上述记载外,《庄子》中还有另一处提到了沛地:


阳子居南之沛,老耼西游于秦。邀于郊,至于梁而遇老子。

——《庄子·寓言》


这一段文字中的“阳子居”,据成玄英疏,就是大名鼎鼎的杨朱。他专程南下彭城寻访老子,可老子西游秦国,已经起程了。杨朱一路追踪老子的脚步,终于在汴州也就是开封赶上了老子。这说明老子西游入秦,是从彭城出发,溯泗水一路西进的。



我们把上述《庄子》各篇目中记载的老子信息综合一下可以看出,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为楚人,可能涉嫌对《庄子》的误读。


《庄子》中老聃应该是一位周朝的史官,离开周畿之后隐居于南方的彭城。而不是像司马迁说的那样,老子本就出生在楚地。周人在遭遇丧乱之后避于楚,并不罕见。想当年周成王亲政之后猜疑周公旦,周公也曾奔楚。


如果老子也是一位奔楚的周朝史官,那么汪中对《史记》的两点质疑——楚人不入周都求仕和不得担任世袭史官——就将迎刃而解。


老子最后是不是真的去了秦地,我个人对此深表怀疑。


首先,秦、楚两国在当时的中原人士眼中都是蛮夷之邦,可要在这两个国家中挑一个落脚,他们多半还会挑选楚国。


关于这件事,最好的证明就是秦穆公的谋主百里奚。这位出身虞国的智囊在晋献公假途灭虢之后被当做晋、秦联姻的“添头”送往秦国,可他愣是逃到楚国去了,还是秦穆公花了五张羊皮给他赎回来的。



其次,《庄子·寓言》虽然提到老子西游于秦,可是事件的叙述在老子到达汴梁后便戛然而止。最终老子是否真的抵达了秦国,不得而知。《老子韩非列传》说: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据司马迁的说法,这个函谷关令尹喜是老子西游入秦的人证。但尹喜这个人物的身份本身就很可疑,他当是根据《庄子·天下》篇杜撰出来的。《庄子·天下》的原文说: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淡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耼闻其风而恱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庄子·天下》



很明显,《天下》篇中“关尹”是一个与老聃等量齐观的得道智者,而不是一个俗吏。“关尹”变成了“关令尹喜”,大概率是三人成虎的讹传


最后,《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莫知其终”,可《庄子》却明确记载了老聃的死。《庄子·养生主》: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庄子·养生主》


从《庄子》的记载看,老子学派的活动范围基本集中在以彭城为中心的淮泗之地,最远不过于齐、梁。而根据《老子韩非列传》的说法,老子为苦县人,庄子为蒙城人,我们把这些传说中或真或假的地点一一标注在在地图上,就会发现传说散落的地理面积并不大:



从地图上看,道家学派的活跃地域其实很有限,远不及孔门周游天下的范围那么大。孔子的足迹最远不过楚国,不知老子为什么要去秦国。


《养生主》的记载显示,老子的丧礼是由弟子们操办的。如果真像司马迁说的那样,老子入秦隐居,他也不会是孑然一身。那后世为什么不见有秦国道家学派的记载,这也是疑点之一。


孔子在五十一岁的时候南下彭城与老子会面,他们谈了什么?


《礼记·曾子问》提到孔、老会面的时候两人谈到了丧葬礼仪的问题,而《庄子》的若干篇目则说老子向孔子宣讲道的精义,令孔子有醍醐灌顶之感。儒、道两派后学对这场历史性会面的叙述抵牾如是,究竟谁更可信呢?



在作出判断之前我们应该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1993年郭店楚墓中出土了竹书《老子》三种,其中文字与传世的今本《道德经》有不小差别。


今本《道德经》中“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的文字,简本写作“绝智弃辩,民利百倍;绝巧弃利,盗贼亡有;绝伪弃虑,民复季子”。


今本中“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这段话,简本则干脆没有。


郭店楚墓的时代被考古界判定为公元前300年左右,也就是战国中期。据此,则简本《老子》的成书时间还要更早。简本与今本的文字差异显示,道家学派并非从一开始就是礼乐仁义的激烈反对者,他与儒家学派对立应该有一个渐趋尖锐的过程。



老子既是周朝的史官,世习礼乐,自然深知周朝礼义的精神。如果他和孔子这两位对中国历史与文化影响深远的思想家曾经会面,那他们的话题恐怕很难离开一个“礼”字。


只不过历世浸淫礼乐的周官老子既然选择了弃官避世,则很可能已经当对周礼的秩序和作用失去了信心,而以周公为法的孔子则还在艰难地追逐着恢复礼乐盛世的梦想。


参考文献:

郭庆藩《庄子集释》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

廖名春《郭店楚简老子校释》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

钱穆《先秦诸子系年》

钱穆《庄老通辨》

汪中《述学》

杨宽《西周史》

徐志钧《老子帛书校注》


节录自“知乎”专栏——晋公子读《史记》

发布于 2019-10-10 18:40

东汉画像砖 · 孔子见老子






孔子有义务去洛邑




孔子问礼老子的典故原文出处较多

但皆出自于汉腐儒之手而无从信然

笫一次是《水经注·渭水注》记载: “孔子年十七 · 问礼于老子”

第二次是伪春秋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地点在周都洛邑

不一不二是《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 “孔子适周 · 将问礼于老子”



三次而比笫二次有合理性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读者所有

转载无须联系作者


(一己之见 · 仅供笑阅)1,496

编辑于 2020-02-05 13:40
李书僮讲《道德经》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106 播放
发布于 2023-10-08 08:12· 4 次播放

《管子》是先秦时期各学派的言论汇编,内容很博大,大约成书于战国(前475~前221)时代至秦汉时期,内容很庞杂,包括法家、儒家、道家、阴阳家、名家、兵家和农家的观点。《管子》一书的思想,是中国先秦时期政治家治国、平天下的大经大法。《管子》基本上是稷下道家推尊管仲之作的集结。即以此为稷下之学的管子学派。《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子部道家类 ,《隋书·经籍志》列入法家类。《四库全书》将其列入子部法家类。



23问

【原文】

凡立朝廷,问有本纪。爵授有德,则大臣兴义。禄予有功,则士轻死节。上帅士以人之所戴,则上下和。授事以能,则人上功。审刑当罪,则人不易讼。无乱社稷宗庙则人有所宗。毋遗老忘亲,则大臣不怨。举知人急,则众不乱。行此道也,国有常经,人知终始,此霸王之术也。

然后问事:事先大功,政自小始。

问死事之孤其未有田宅者有乎?问少壮而未胜甲兵者几何人?问死事之寡,其餼廪何如问国之有功大者何官之吏也?问州之大夫也何里之士也。今吏亦何以明之矣,问刑论有常以行,不可改也,今其事之久留也何若?问五官有制度,官都有其常断。今事之稽也何待。问独夫寡妇孤寡疾病者几何人也?问国之弃人何族之子弟也?问乡之良家其所牧养者几何人矣。问邑之贫人债而食者几何家?问理园容而食者几何家?人之开田而耕者几何家?士之身耕者几何家?问乡之贫人何族之别也?问宗子之收昆弟者,以贫从昆弟者几何家?余子仕而有田邑,今入者几何人?子弟以孝闻于乡里者几何人?余子父母存,不养而出离者几何人?士之有田而不使者几何人?吏恶何事士之有田而不耕者几何人?身何事。君臣有位而未有田者几何人?外人之来从而未有田宅者几何家?国子弟之游于外者几何人?贫士之受责于大夫者几何人?官贱行书,身士以家臣自代者几何人?官承吏之无田餼而徒理事者几何人?群臣有位事官大夫者几何人?外人来游在大夫之家者几何人?乡子弟力田为人旅者几何人?国子弟之无上事,衣食不节;率子弟不田弋猎者几何人?男女不整齐,乱乡子弟者有乎?问人之贷粟米,有别券者几何家?

问国之伏利其可应人之急者几何所也?人之所害于乡里者何物也?问士之有田宅身在陈列者几何人?余子之胜甲兵有行伍者几何人?问男女有巧伎,能利备用者几何人?处女操工事者几何人?冗国所开口而食者几何人?问一民有几年之食也?问兵车之计几何乘也?牵家马軶家车者几何乘。处士修行。足以教人,可使帅众莅百姓者几何人?士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工之巧,出,足以利军伍,处,可以修城郭补守备者几何人?城粟军粮其可以行几何年也。吏之急难可使者几何人?大夫疏器甲兵、兵车、旌旗、鼓铙、帷幕、帅车之载、几何乘?疏藏器弓弩之张、衣夹铗钩弦之造、戈戟之紧,其厉何若?其宜修而不修者故何视?而造修之官,出器处器之具,宜起而未起者何待?乡师车辎造修之具,其缮何若?工尹伐材用,毋于三时,群材乃植,而造器定冬,完良备用必足。人有余兵,诡陈之行,以慎国常。时简稽帅马牛之肥膌,其老而死者皆举之。其就山薮林泽食荐者几何,出入死生之会几何。若夫城郭之厚薄,沟壑之浅深,门闾之尊卑,宜修而不修者,上必几之。守备之伍,器物不失其具,淫雨而各有处藏。问兵官之吏,国之豪士,其急难足以先后者几何人?夫兵事者危物也,不时而胜,不义而得,未为福也。失谋而败,国之危也。慎谋乃保国。

问所以教选人者何事?问执官都者,其位事几何年矣。所辟草莱有益于家邑者几何矣?所封表以益人之生利者何物也?所筑城郭修墙闭绝通道阨阙深防沟以益人之地守者何所也?所捕盗贼,除人害者几何矣?

制地。君曰:理国之道,地德为首,君臣之礼,父子之亲,覆育万人,官府之藏,彊兵保国,城郭之险,外应四极,具取之地。而市者天地之财具也。而万人之所和而利也。正是道也。民荒无苛人,尽地之职,一保其国。各主异位,毋使谗人乱普,而德营九军之亲。关者,诸侯之陬隧也。而外财之门户也。万人之道行也。明道以重告之。征于关者,勿征于市,征于市者,勿征于关。虚车勿索,徒负勿入,以来远人。十六道同身外事谨,则听其名,视其名,视其色,是其事,稽其德。以观其外则,无敦于权人,以困貌德。国则不惑,行之职也。问于边吏曰:小利害信,小怒伤义,边信伤德,厚和构四国以顺貌德。后乡四极,令守法之官日行,度必明,无失经常。



【翻译】

凡主持朝廷政事,进行调查要遵守一些根本原则。爵位授给有德的人,大臣们就提倡行义;禄赏赐予有功的人,战士就不怕牺牲。君主任用人所爱戴的将领治兵,军中上下就团结和睦;按才能安排工作,人们就讲求功效。判处刑罚恰当其罪,人们就不轻易诉讼;社稷宗庙不被渎乱,人们就有信奉的中心。不遗忘老臣和宗亲,大臣就不会抱怨;充分了解人们的疾苦,民众就不会作乱。执行这些准则,国家便有常规常法,人们也知道行动的规范,这是实现霸王之业的政策。

然后就进行调查,问事应先从大事开始,治理则要由小处入手。

调查死于国事者的子孙,有无尚未得到田宅的?调查青壮年中未服兵役的有多少人?调查死于国事者的遗寡,他们应领的口粮,供给情况如何?调查国内建立大功的人们,都是哪些部门的官吏?调查各州的大夫,都是什么地方的人?现为官吏,是凭什么条件提拔的?调查:判案有常法可循,不能改变,现在却长期积压,为什么?调查:五官各有制度,“官都”也经常断事,现在却拖延事情不办,还等待什么?调查鳃夫、寡妇、孤穷、病人各有多少?调查国中因犯罪而被放逐的,都是哪个家族的子弟?调查乡中富户,奴役、收养的人有多少?调查邑内穷人,依靠借债度日的有多少家?调查依靠经营园圃为生的有多少家?开荒种田的有多少家?士人亲自耕田的多少家?调查乡中的贫人,是何族的后裔?调查嫡长子收养兄弟者,或因贫而寄食于兄弟之家者,各多少?余子,作官而有封地,现今仍在交税的,有多少人?以孝行闻名于乡里的子弟,有多少人?余子,父母健在,但无力赡养父母而自身出赘者,有多少人?士人,有田禄而不服任使的,有多少人?他们厌恶什么工作?士人,有田产而不耕作的,有多少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群臣之中,有爵位而无禄田的,多少人?外国人前来投奔而尚无田宅的,多少家?本国子弟出游别国的,多少人?贫士向大夫借债的,有多少人?收养贱者经商,自身出外,职务由家臣代理的,有多少人?低级官吏之中,没有田禄而白白干事的,多少人?群臣之中,有在官大夫家里兼职的,多少人?外人来游本国,住在官大夫家里的,多少人?乡中子弟,力田耕作,可以为人表率的,多少人?城市子弟中,身无常业,衣食奢侈,带着青年弃农打猎取乐的,有多少人?男女不守规矩,影响乡中子弟胡作非为的,有没有?调查贷出粮食,握有借券的,有多少家?

调查国内尚未开发的资源,其中可以解决人之急需的,有哪几处?人们认为有害于乡里的,是哪些东西?调查拥有田宅而在军中服役的士,有多少人?余子当中,够当兵条件而有军籍的,多少人?调查有技术的男女,能用在制造兵器方面的,多少人?能从事手工劳动的少女,有多少人?调查国内不耕而食的,有多少人?调查一个农民可以提供几个人的口粮?调查兵车总数共多少乘?其中用私马驾私车的多少乘?未作官的士,道德高尚,足以教人,可是率领群众治理百姓的,有多少人?士人,国家急难时可供使用的,有多少人?工匠,其技术水平可以战时协助军旅,平时维修城郭、补充守备者,有多少人?城市积粟与军粮,可以维持多少年?官吏,国家急难时可供调遣的,有多少人?大夫呈报的军器:甲胄、兵器、兵车、旌旗、鼓号、帐篷以及帅车的车盖有多少?所呈报的各项藏器:弓弩的套袋、剑矛的外鞘、钩弦的收藏器、戈裁的套衣,其磨损程度如何?其中应修而未修的,应怎样查看?而制造、修理的馆舍,发放、储藏的处所,应建而未建的,还等待什么?乡、旅修造战车和辐重车的设备,其修缮情况如何?工尹砍伐木材,不可在春、夏、秋三季。各种木材长大才确定制造什么军器。冬天,完整良好的兵器必须造足。人们所有的剩余兵器,都要陈放在兵营,以严法纪。要经常视察乡、率马牛的肥瘦,对其中衰老、死亡的,要有记录;放牧在山林湖泽的健壮牛马有多少?其卖出、购进、死亡、繁殖的总数有多少?至于城郭建筑的厚薄,护城河的浅深以及门楼的高低,宜修而未修的,朝廷必须向守备的军队进行稽查。要使器物不缺收藏的设备,淫雨时有地方收藏。调查带兵的官吏和豪杰之士,他们在国家危急时能够跟从君主赴难的,有多少人?打仗,是危险的事情,侥幸取胜,不义而得,都未必是好事。不加谋虑而失败,国家就危险了,所以要慎重谋虑,才可以保住国家。

调查教练和选拔人材都采用哪些标准?调查各个担任官都职务的,都任职多少年了?他们任内所开垦的荒地,使人们受益的有多大面积?他们所提的奏议,可以增加人们财利的有什么内容?他们建筑的城郭,修筑的墙垣,设置的路障,安设的门楼以及加深的护城河,有益于守卫国土的,共有哪些?所捕盗贼,并消除人害的事情,有多少?



管子20匡君小匡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管姓氏汉字演变和家族来源过程荀卿庠整理

管子22霸言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管子21霸形原文及白话文-荀卿庠读书会整理

发布于 2023-03-26 20:50

发布于 2024-03-11 21:24

孔子問禮的故事載于《史記·老子韓非列傳》。

百度百科的這段,有些出自《道德經》原文。如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此乃谦下之德也;

出自《道德經·第八章》

故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则能为百谷王。

出自《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其餘不一一點明出處。

剩下的如“老子手指浩浩黄河,对孔丘说:'汝何不学水之大德欤?'”這樣的白話口吻,是某現代人為了把老子的一些話串寫起來的創作。

发布于 2019-01-24 17:52

历史上孔子三次向老子问道,第一次讲到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认为水是最为接近道的,水有三个特点:柔,善处下,利万物。水很柔弱,但水滴能穿石,说明柔能克刚,弱能胜强。人争高位,水处低下,但水低为海却成百谷之王。水滋养万物但不求回报,一种无我利他的状态,一种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境界。深水流缓,人要学习水的特点,守弱处下,戒骄戒躁,善处低位,无我利他。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听不到,但以水为镜,可以悟天道。第二次聊到了“仁义”,老子觉得刻意追求仁义在某种程度上扰乱了人之本性,应该遵循自然之理。人出生在世上就是一种自然现象,那么人的思想和言行也要顺应自然规律。日月星辰,飞禽走兽,世间万物都有其发展规律,这都不是人为能干预的。人生于宇宙之间,其生、死、荣、辱,离、合、悲、欢都遵循自然之道,按天性生存和发展,顺天而作,顺道而为,人的本性自然就展现出来了。第三次聊到了天道,何为天道?如何求道?所谓道并不是肉眼可见,也不是亲手能握住的,如果一味用眼,手,耳,鼻去寻求道将永远无法得道,而是应该用内心去感知。求道的关键在于内心的觉悟,如果内心体悟不到道的存在,道将无法存留。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单从想要从外界去求道,内心不去体悟,这是很难得道的,真正悟道的关键在于内心。佛语中讲“明心见性”就是抛开杂念,一种无我的境界去感知道。心中一旦悟道,在现实中遵道而行,那么人生将畅通顺达。人生本就是一个自作自受的一生,我们要对自己的思想和言行负起百分百责任,要时刻反思自己的言行符不符合道的标准,如果符合将顺畅无比,如果背道而驰,终将痛苦不已。——7.6

发布于 2022-07-06 21:46

最早出自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和《庄子》。在此之前似乎没有这种说法。

《史记孔子世家》中说“适周问礼,盖见老子云”,是一种怀疑的语气,司马迁似乎并不是很确定这件事。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摐,周守藏室之史也。”

“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馀岁,或言二百馀岁,以其脩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後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五百岁而离,离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

关于老子是谁,司马迁有三种假设

1.是李耳,活到二百多岁,孔子曾向其问道

2.是老莱子,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3.是周太史儋,是孔子死后一百多年间的人

编辑于 2019-01-29 21:39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文化名人,他的求师拜学故事也被人们广为传颂。在孔子的时代,社会和教育都以礼乐制度为基础,孔子通过拜师学习,深入研究了礼乐制度,并且将其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体系中。

在孔子还很年轻的时候,他离开家乡,誓要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当时,孔子还只是三十岁的年轻人,而老子已经是年过七十的大学者了。孔子开始了他的旅程,一路上他风餐露宿,日夜兼程。他穿越了无数的山丘和河流,经历了许多艰辛和困难。但是,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前行。孔子长途跋涉,终于到了洛阳,在城外看见一辆马车,车旁站着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穿着长袍,头发、胡须全白了。孔子凭直觉判断这位老人应该就是自己要拜访的老师,于是上前行礼,问道:“老人家,您就是老子先生吧?”老子见这位风尘仆仆的年轻人一眼就认出了自己,有些纳闷,问道:“你是谁?”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师傅,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老子说:“你就是仲尼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孔子听了再次行礼说:“多谢老师等候,学习是没有止境的,你的学问渊博,跟你学习,一定会大有长进的。”

在跟随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孔子不仅学习了礼乐制度,还深入研究了老子思想。老子思想深邃、高深,孔子努力学习,不断思考。老子见孔子如此用功,也对他特别看重。每天上课时,老子都会把孔子叫到自己身边,详细讲解自己的思想,并且让孔子背诵和熟记。孔子非常用功,每天都会把所学内容反复温习,并且思考其中的道理。

除了上课之外,孔子还经常向老子请教问题。每当他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时,他都会谦虚地向老子请教。老子也非常喜欢孔子的好学精神,总是耐心地给他解答。在向老子学习的过程中,孔子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并且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

老子是当时的大学者,很多人都来向他学习,但他看到孔子风尘仆仆地赶来,非常感动。于是,老子决定接受孔子作为他的学生。

孔子通过向老子学习,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也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回到鲁国后,孔子创办私学,成为了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倡导“仁爱”、“中庸”、“孝悌”等思想,这些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通过向老子学习,了解了更多的知识和智慧,也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回到鲁国后,孔子创办私学,成为了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倡导“仁爱”、“中庸”、“孝悌”等思想,这些思想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布于 2023-09-14 11:16